2月18日,由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山东农业大学和金正大集团承办的“粮安天下 大道同行”为主题的缓控释技术助力世界粮食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山东农业大学、金正大集团和德国、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地区的100余位农业推广工作者参加论坛。
会议集中探讨通过新型肥料和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缓控释技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推广,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多位与会国内外专家分享了缓控释肥发展的新技术、新方向,山东农业大学和德国施诺德研究院的专家分别就缓控释肥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还举行了缓控释技术全球推广大使授牌仪式以及缓控释技术全球推广启动仪式,这也标志着缓控释技术全球推广工作的正式启动。
记者从会议获悉,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年产能超700万吨,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中国缓控释肥相关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主导制定多项缓控释肥的国际标准,技术输出覆盖亚洲、非洲、南美等50余国。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中国农业科技的硬实力,更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绿色农业的标杆。
“粮食安全,是全球性的重大议题,关乎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始终将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发展的根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自身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还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缓控释肥技术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王勇表示,缓控释肥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十年前,中国缓控释肥技术领域还是一片“无人区”。“包膜控释肥最早由国外研发,主要应用在花卉、草坪上,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2006年金正大集团最早投产的缓控释肥达到产业化规模后,打破了国外垄断,我国才真正有了商品化、产业化的缓控释肥料。”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民介绍,在过去20年发展中,缓控释肥产品从不被农民认知、逐步接受到现在成为了大多数农民优先选择的肥料品种。伴随着缓控释肥示范推广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缓控释肥产业也实现了从规模领先到标准领先、服务领先和技术领先。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李玉晓表示,粮食安全,关乎人类生存之本,更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根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耕地退化、人口增长三重挑战叠加,粮食安全形势空前严峻。破解这一困局,需要科技的突破,更需要担当的勇气。今天的中国缓控释肥产业,不仅是技术的领跑者,更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成熟模式。作为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化的主力军,金正大将牢牢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机遇,为全球提供金方案。
“金正大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走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金正大集团总裁万鹏介绍,在20年的推广过程中,金正大组建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高端研发平台,牵头成立全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效复合肥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制定了缓控释肥行业、国家、国际标准,拥有缓控释肥发明专利110多项,在缓控释肥领域三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持续引领全球缓控释肥行业发展。万鹏表示,金正大依托“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服务输出”三位一体出海模式,已在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和推广网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小川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