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让科技服务扎根田间助力农民增收——宁夏农林科学院召开春耕备耕科技服务座谈会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唐亚华
  • 作者:张国凤 何杉
  • 2025-02-20 12:36:05

春回大地,塞上江南一派繁忙景象。近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召开春耕备耕科技服务座谈会,亮出2024年科技助农“成绩单”,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过去一年,该院组建23支科技服务团,累计下沉服务250个乡镇491个村次,解决农业生产难题327个,带动春小麦、冬小麦播种近40万亩,助农增收成效显著,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看问听”三步走 破解生产难题

2024年,宁夏农科院科技服务团坚持问题导向,以“看、问、听”三法深入田间地头。面对突发灾害天气,专家团队实地勘察农田受损情况,紧急编制《应对各作物积水倒伏减损促收技术指导意见》,为受灾地区减少损失;针对施肥效果不佳等问题,服务团采集土壤样本分析肥力,量身定制科学方案;在彭阳县,团队根据地方需求调整服务方向,协助解决大豆种子繁育技术难题;同心县酸枣种植企业面临苗木紧缺,服务团建议利用村集体闲置温室培育“营养袋苗”,节省种苗费用超百万元。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助农效率

科技服务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响应农户需求,全年办理8份求助工单。同心县肉羊突发疾病时,团队迅速介入挽回损失,农户通过12345平台致信感谢。此外,服务团整合多部门资源,联合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技术培训187场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海原县,团队建立200亩耐旱高产新品种试验基地,示范38个新品种,平均产量同比提升68.3%;在平罗县,挖掘高粱深加工潜力,为产业升级提供新方向。

机制改革保障服务长效性

2025年,宁夏农科院将深化科技服务机制改革,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网络,推动跨团队资源共享。同时,创新实施“项目化”管理模式,申报“农林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应用示范”专项,整合政策、技术、人才资源,精准对接农业企业、合作社需求。此外,建立督导与奖励机制,通过“四不两直”督查确保服务实效,并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形成可持续服务动力。

市县需求对接 精准服务再升级

座谈会上,吴忠市、大武口区等市县负责人提出具体合作需求。吴忠市农业农村局建议加强粮食高产技术集成示范;大武口区聚焦耐盐碱作物选育;海原县恳请支持肉牛产业与小番茄提质增效……宁夏农科院党组书记罗成虎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驱动深化科技服务,为宁夏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他说:“科技服务不仅要‘沉下去’,更要‘扎下根’。”未来将以科技服务团为纽带,推动科研成果直达田间,让更多农民挑起“金扁担”,端稳“致富碗”。

据悉,2024年宁夏农科院首次系统化组织科技服务,全年指导服务800余家企业及合作社,解决实际问题350余个。2025年,科技服务团将进一步下沉22个市县区,以“驻村集中服务+线上随时响应”模式,助力农民腰包“鼓起来”、乡村产业“强起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实习生 何杉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