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宁夏首例 博士生导师赴村签协议让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高玥
  • 作者:张国凤
  • 2025-02-20 19:41:35

“感谢驻村工作队,没有他们的牵线搭桥,就不可能有博士生导师来到我们这个农村社区艺术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宁夏盐池县南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志广说。

2月19日,经宁夏日报报业集团驻盐池县花马池镇南苑社区工作队联系与邀请,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杜少虎教授与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崔伟刚教授一行前往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南苑社区,与这个农村移民社区居委会正式签订乡村振兴合作协议,旨在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据悉,这是宁夏首例博士生导师到村签协议,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杜少虎教授作为国内知名的美术学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研究。在今后的合作中,杜教授将带领学生深入乡村社区,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和手工艺资源,帮助乡村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杜教授还计划通过艺术创作,如壁画、雕塑、摄影等形式,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提升乡村的文化形象和吸引力。崔伟刚院长则表示,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乡村提供艺术培训和支持。通过开设艺术课程、组织艺术写生、支教等活动,提升乡村教师、学生和村民的艺术素养,激发乡村的文化活力。

宁报集团驻南苑社区第一书记陈勇介绍: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在宁夏首家引进博士生导师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此次合作,双方不仅关注文化振兴,还着眼于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双方计划结合乡村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如手工艺品、纪念品等,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此外,还将通过艺术装置、展览、节庆活动等形式,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南苑社区走访调研中,杜少虎教授与崔伟刚院长还提出了一系列乡村环境美化与公共艺术项目设想。例如:通过艺术设计,改善乡村社区的公共空间,如村口、广场、街道等,提升乡村的整体环境质量。同时,计划在乡村社区引入公共艺术项目,如雕塑、装置艺术等,增强乡村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

在签约仪式上,杜少虎教授、崔伟刚院长与社区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了双方的合作目标、合作方式、资源支持、时间安排及成果共享机制。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与反馈,确保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对于第一次有博士生导师深入盐池县农村基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花马池镇冯凯祥镇长表示:“艺术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艺术的力量,我们可以唤醒乡村的文化记忆,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此次合作是高校与乡村深度融合的一次尝试。我们希望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宁夏社科院学者张万静认为:艺术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文化振兴的新机遇,也为高校服务社会、助力地方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未来,希望双方继续携手,共同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据悉,盐池县花马池镇南苑社区是盐池县于2008年建立的农村移民社区,居民来自全县各地农村,现有居民三千余人,居民主要从事务工、经商以及种养殖业。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