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平度市凤台街道河头村,曾有一段因资产分配不均,村民频繁进京上访的“灰暗”过往,这里也一度被称为“信访村”,让街道头疼不已。转机出现在村里农贸市场和门头房租赁合同到期后,街道果断将这些资产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这一举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300多人参与竞标,几十个项目顺利签约。村集体资产收入犹如火箭般蹿升,从每年300多万元飙升至1600多万元,签订8年合同更是额外为村集体增收26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与村民分红双双翻番。不仅村民的不满情绪得以平息,信访纠纷彻底解决,党群干群关系也焕然一新。
河头村的华丽转身,只是平度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12月,平度市率先成立青岛首家市场化运作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开启了盘活农村资源资产的大幕,构建起政府主导、国企控股、多方参与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一系列规章制度应运而生。《平度市农村综合产权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平度市农村综合产权流转市场管理办法(试行)》等陆续出台,《平度市农村综合产权中心交易规则》等18项规章制度更是为交易保驾护航,让农村“沉睡”资源逐渐苏醒,转化为“活跃”资本,农村产权价值得以充分释放。
截至目前,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成绩斐然,进场挂牌项目多达1623笔,已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建设项目招标与采购等项目1238笔,累计交易金额高达6.49亿元,相较预期,额外为集体增加收入5772.62万元,还减少村集体支出400.37万元,最高溢价率达775%。
在交易模式上,平度市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按照“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信息系统、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监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交易结算和统一收费标准,构建起市、镇、村三级农村综合产权管理服务体系,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四荒”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9大类13个品种全部纳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目录,让农村资产资源在平台上公开、阳光交易。凤台街道石庄村农贸市场出租项目,底价30万元/年,经27轮激烈竞价,中标价跃升至78万元/年,村集体收入轻松翻番,5年额外增收240万元;南村镇大李戈庄村硬化路面,村集体询价85元/平方米,反向竞价后中标价55元/平方米,节约集体资金8.7万元,这些案例无不彰显新模式的活力与成效。
规范监管更是这场改革的关键一环。平度市整合纪检、组织、民政、审计等多部门资源,强化行政部门监管能力,将集体资产交易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成为常态,切实保障村民利益不受损、集体资产不流失,基层“微腐败”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进场交易还为村集体配备专业法务保障,以往自行交易因法律不专业、合同简陋或“口头约定”引发的风险与纠纷,如今都成为历史。
展望未来,平度市步伐不停。一方面,持续推进产权进场交易,不断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在政策法律框架内,让各类农村产权应进必进,规范有序流转;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宣传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宣讲会,提升基层干部群众业务水平,激发其参与改革的热情;此外,还将高标准建设交易平台,完善服务功能,丰富交易品类,创新交易模式,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资源承载、供需对接、利益共享的优质平台,为平度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