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面对日趋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如何平衡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农业从业者的“时代考卷”。
云南省畜牧业出产量大、品种多、质量高,其中,大理州洱源县奶牛养殖历史悠久,产业基础扎实,素有“乳牛之乡”的美誉。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生态环境保护与高效养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23年初,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技术合作项目(TCP)云南喀斯特生态系统奶牛低碳养殖项目在此启动。两年间,在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指导、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管理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的执行下,该项目逐步探索出一条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养殖新模式,在保护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了稳产增效与低碳养殖的协同与平衡。
科技助力产业绿色发展
“废弃咖啡渣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通过微生物技术处理后,可用作奶牛等反刍动物的饲料原料,降低玉米、豆粕等饲料粮的投入,同时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一举多得。”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生态奶牛低碳养殖项目负责人董利锋介绍。据了解,TCP将绿色低碳技术成功应用于奶牛养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我国畜牧业可持续转型及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云南省的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咖啡产业在云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咖啡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不易处理的咖啡渣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若不得当处理,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制约咖啡产业的持续发展。然而,TCP的成功实践巧妙地让咖啡渣“变废为宝”,不仅有效解决了废弃咖啡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非粮的饲料资源,具有较高的节粮饲用价值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价值。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奶牛养殖户在洱源县三营镇新希望蝶泉牧场参观全株玉米青贮制作。董利锋 摄
FAO驻华代表处代理代表维诺德·阿胡贾说:“这是一份科学、创新与合作融合的重要成果,实现了低碳减排与增产增效的协同效果,证明了畜牧业的低碳转型不仅可行且对农民、消费者和地球都有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马莹介绍,TCP是FAO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支持的以畜牧业低碳养殖为主题的技术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期间,饲料所团队主译了《畜牧业和稻田系统甲烷排放——排放源、量化分析、减缓措施及度量指标》一书,为奶牛低碳养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以田间培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据了解,“农民田间学校”是FAO技术合作项目能力建设的关键手法之一,参与式学习模式突出启发、互动、寓教于乐的特点,通过专题讨论、田间调查、现场观察等方式,让学员深度参与、观察和分析,并将新想法应用于田间地头,以提高能力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改善民生。云南喀斯特生态系统奶牛低碳养殖项目历时2年时间,组织开展了21天全脱产的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课程,超过120名辅导员学员成功结业。
在辅导员培训中,多位学员代表得到有效指导,收获满满。结业仪式上,来自洱源县炽松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学员代表杨炽松说:“实用的奶牛养殖技术一直是我们迫切需要的,结合新颖的培训形式,我们的专业养殖技术、交流沟通技能等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学员刘俊书表示:“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绿色低碳养殖的重要性,奶牛低碳养殖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期待广泛宣传推广。”
据了解,在辅导员培训班的基础上,农民田间学校师资队伍对洱源县多个奶牛养殖场养殖户开展了现场实践和辅导,汇编低碳养殖技术材料4套,印制和发放数量超过1200份,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400余人,其中女性占比57%,涵盖汉族、白族、佤族、畲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培训内容涵盖了饲料利用、奶牛繁育、奶牛营养、低碳养殖等多个模块。
为巩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效果,该项目还组织学员前往鹤庆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希望生态牧业成都总部等开展跨区域培训交流。据介绍,学员们系统参观了犊牛养殖、TMR饲料配置、乳品加工销售站等,进一步增强了对科学化、规模化和生态化奶牛养殖的认识。
携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云南省围绕畜牧业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转型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FAO云南喀斯特生态系统奶牛低碳养殖项目对云南奶牛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今后云南省将继续加强与FAO的合作,推动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绿色转型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FAO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976年设立以来,TCP始终致力于帮助各成员国解决农林渔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制定全球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和相关技术体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迄今为止,TCP已在全球资助了8700多个项目,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TCP为洱源县的奶牛养殖提供了国际化视野和本地化实践方案,提升了家庭养殖户的生产能力与韧性,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农业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各方积极合作,围绕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绿色农业发展等全球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人展望道。
维诺德·阿胡贾表示,TCP不仅取得了丰硕成果,还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畜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未来,FAO期待继续深化合作,集各方所长,打造生态系统下的奶牛绿色低碳养殖的国际范本。”他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