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吉林旅游文化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举行。发布会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旅游出版社主办。会上,丛书主创团队和丛书主编、作者代表分别为丛书三本分册《吉山吉水·生态吉林》《洞见传承·人文吉林》《宝藏历史•岁月吉林》作推介和创作分享,来自文化和旅游、历史、文物、生态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丛书作视频、书面点评。
近年来,依托“冰天雪地”和“绿水青山”两座“金山银山”,吉林擦亮了“长白山”和“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形成了“长白天下雪”和“清爽吉林·22℃的夏天”两大品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等多点迸发,构建了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格局。为助推“农业强国”“文化强国”“旅游强国”建设,推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吉林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和策划下,中国旅游出版社编纂出版了吉林旅游文化丛书。
中国旅游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张文广,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金振林、中国旅游出版社副社长胥波、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处处长赵利一同为新书揭幕。
丛书以建构地域美学体系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性设计实现文化价值的视觉转化。设计团队深度解构吉林文化基因,从历史文脉、生态图景与人文精神三个维度提炼设计语言。全书创新采用杂志化版式设计,通过跨页大图与组合图文的穿插布局构建叙事节奏,配合大量珍贵图片及艺术手绘插画,形成层次丰富的视觉表达。装帧工艺方面,采用16开裸脊精装,搭配内外双封设计:外封运用漆片工艺呈现色彩质感,内封采用压凹技术传递古朴触感;内文以四色高精度印刷技术还原地域色谱,最终实现文化内涵、审美价值与实用功能的深度融合。
据介绍,丛书由生态、历史、人文三大领域专家团队历时两年编撰完成。通过文化解码、视觉重构与工艺革新三重维度,成功塑造了文旅出版物“可读、可鉴、可藏”的典范形态,为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创新性的载体解决方案。
与会专家表示,全书以学术为根基,以文化为纽带,通过系统性挖掘吉林文旅资源,向世界传递了这片黑土地的生态之美、历史之厚与人文之韵。同时,这套书也是吉林文旅“软实力”向“硬经济”转化的关键桥梁,将为冰雪经济、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活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创意源泉。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子璇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