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泸西县绿峨村:香椿嫩 产业旺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龚云峰
  • 2025-03-03 19:40:18

春日暖阳,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午街铺镇绿峨村香椿种植连片地,一棵棵香椿树整齐排列,枝头上冒着嫩芽,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香椿的独特香气。

“我种的香椿叫红油香椿,这个品种一年四季都能采摘,所以又叫四季香椿。它的品质好,香味浓,营养也不错。”村民赵锐手法熟练地采摘香椿,边采边介绍。

绿峨村远眺。龚云峰 摄

与常见的香椿树不同,赵锐种植的这些香椿树都是矮树,平均不到两米高,并且是一条条细秆,鲜嫩的香椿芽抬手即可摘到。

“现在市场上每公斤大概卖100元,春节前后更是能卖到200元一公斤。今年预计每亩能产150公斤,到4月份摘完,毛收入能有20多万元。”当来访者问起种红油香椿的收益时,赵锐笑着摸了摸头说道。

绿峨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山地坡地交错,地势又陡,零零散散的小地块较多。彼时,村民们主要靠种植玉米、小麦和蔬菜等作物为生,加之村里的水利设施不好,作物收成不高,乡亲们的生活并不宽裕。

1984年,绿峨村的乡亲们在当地烟草部门烟叶生产技术员的引导下,开始种植烤烟、玉米和小麦等作物,收入提高了不少,大家伙日子也逐渐转好。自2006年开始,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帮助绿峨村建设了105个地边小水窖、1条管网、5条沟渠和密集烤房群等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解决村民生产用水难的问题。

赵锐正在采摘香椿。龚云峰 摄

2020年,在当地烟农合作社的引导下,赵锐利用手里的余钱准备发展多元种植。经过考察,他在村里流转了10多亩地,开始种植香椿赚钱,没想到第一年就产生了经济效益。香椿从修剪到采摘需要很多工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要15个人,这也给周边村民提供了灵活的工作机会,让乡亲们多了一条增收的路子。“忙完家里的活计后,我就来香椿基地打零工,不仅能顾家,收入也增加了。”采摘工人赵树方说。

这些年,为了把香椿产业做大,赵锐摸索出了香椿育苗技术。“现在已经有20多户村民在我这儿定了香椿苗,我会便宜卖给他们,还免费提供栽种技术。等香椿上市了,我按市场价统一收购,这样大家都能多赚点。”赵锐说。

去年3月,赵锐又租了10亩地种香椿,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5亩,“现在我掌握了红油香椿的种植技术,下一步打算规模化发展,动员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作者:龚云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