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四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顾江冰 摄
3月4日中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发布会上,娄勤俭回应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过去一年立法工作成效、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对外交往等13个热点问题。
三次全体会议、七项大会议程、三场记者会
娄勤俭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召开,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共安排三次全体会议。
大会议程共有七项: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期间将举行3场记者会,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就外交、经济、民生主题回答记者的提问。每次全体会议前将安排“代表通道”,介绍履职情况,反映代表心声;全体会议后将安排“部长通道”,解读政策措施,回应社会关切。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了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展现出显著政治优势。娄勤俭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找准人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和任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
娄勤俭介绍,一是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二是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确保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四是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健全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广泛凝聚共识,夯实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娄勤俭说。
过去一年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娄勤俭表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发展完善。一年来,审议法律案39件,通过了其中的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
在总结去年的立法成果时,娄勤俭现场举例。比如,为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能源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为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推动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完善国家机构有关法律制度,修改监督法,更好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修改监察法,推动提高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为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关税法,促进对外贸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修订国境卫生检疫法,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
关于代表法修改的情况,娄勤俭说,根据议程,本次大会将听取对代表法修改的说明。代表法修正草案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本届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416名全国人大代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代表工作机制全部建立,“我们将以此次修改代表法为契机,全面贯彻实施好代表法,更好地发挥277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
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在回答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时,娄勤俭表示,过去一年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实现了5%增长,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既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足够的回旋余地;中国正处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动能茁壮成长,为拓展新空间、开创新机遇增添了更多可能。”娄勤俭说,“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
对外交流成果显著
娄勤俭表示,目前,全国人大与190个国家的议会保持着联系交往,建有26个对外交流机制、143个对外双边友好小组,是各国议会联盟等20多个多边议会组织的成员、观察员。
娄勤俭介绍了全国人大开展治国理政和立法经验交流的具体情况,比如外国议员通过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通过参访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人大代表的“家站”,了解了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管用的;通过走访地方、企业、乡村,对中国的脱贫攻坚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感性认识。
“下一步,全国人大将进一步发挥立法机构对外交往的独特优势,服务好国家外交大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谱写人大对外交往的新篇章。”娄勤俭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顾江冰 侯雅洁 朱颖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