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菜农组团赴会,四川绵阳这场莴笋大会在地展示品种资源千余个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张艳玲 朱怡
  • 2025-03-05 21:39:33

近日,一场聚焦莴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大会在四川绵阳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莴笋相关从业者的关注。绵阳在全国莴笋产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据统计,全国莴笋用种近一半出自绵阳,绵阳全市专注于莴笋的种业企业就有20余家,“绵阳造”莴笋品种高达200多个。业界流传,“中国莴笋看四川,四川莴笋看绵阳”,足见其江湖地位。

此次大会由四川省种子站、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绵阳市科学技术局、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邀请全国各省(市)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蔬菜种业企业代表以及莴笋主产区种植大户等300余人到场,共同分享莴笋最新技术成果、交流种植经验,激起产业创新的火花。

菜农组队 赴会寻良种

青叶青茎的“高原三青”,到紫叶青茎的“绵紫笋1号”,再到茎秆似竹节的“竹节王”……作为此次大会的田间观摩基地,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精心打造的莴笋品种园让参会代表很兴奋。

图为与会人员在田间观摩莴笋新品种。

“大家快看,这个品种的表现很不错!我们拿回去试种一下。”来自四川阿坝州茂县南新镇别立村的村支部书记欧学海在现场激动地向同伴分享新发现。

南新镇是四川莴笋产业版图上的一颗新星。近些年,南新镇以“三青”莴笋为主导品种,重点培育高原莴笋这张名片,全镇5000亩莴笋初具规模,其中,别立村无疑是领头羊,全村莴笋面积占全镇超60%。“去年行情好的时候,莴笋能卖到1.78元/斤,当时村里有的种植大户,仅靠售卖莴笋,就增加了二十多万元的收入。”说起村里的莴笋产业,欧学海别提多自豪了。

“‘三青’就是指莴笋的皮、叶和肉都是青色,我们高海拔地区地里种出来的‘三青’莴笋,清香味浓烈,吃起来又脆又甜,最为关键的是,受气候影响,我们会比平原地区多出一个月的生长期,刚好实现了错峰上市,效益很不错。”南新镇农民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张道贵说,为了种好莴笋,这些年时常跑绵阳学经验找品种,听说绵阳要召开全国莴笋创新大会,机会难得,便邀约了多位莴笋种植大户前来“取经”。

欧学海此行最感兴趣的是莴笋新品种。“这么多品种里,要筛选出适合高原气候的,需要不断尝试。”作为村支书,欧学海认为不仅自己要带头把莴笋种好,还要带领全村做好新品种的储备工作,加强品种的试验示范,才能让别立村莴笋产业发展更有后劲。在现场,他发现了好几个品种,想要达成意向性合作。

科研团队助力 打造莴笋种质资源宝库

463个莴苣类新品种、615份莴苣种质资源、11个主推莴笋品种、8项莴笋栽培新技术……这个由绵阳市农业科学院打造的莴笋“芯片”宝库,意在进一步促进优良莴笋品种的推广应用,选出优秀的莴笋品种,更好服务农民科学选种用种,推进四川莴笋种业高质量发展。

“莴苣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其中,叶用莴苣包括生菜和油麦菜等,莴笋则属于茎用莴苣,因此这次还展出了包括生菜、油麦菜等其他莴苣类蔬菜119个品种。”绵阳市农业科学院果蔬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宗蔬菜创新团队莴笋品种改良岗位专家黄海涛介绍,2023年绵阳市农科院建立了四川省内首个莴笋种质资源库,保存了1000余份珍贵的莴笋种质资源,成功选育出了一系列优质新品种,2024年8月,四川省种子站又面向全国征集莴笋新优品种,最终形成了这次颇具规模的莴笋品种在地展示。

图为黄海涛正在介绍展出的莴笋品种。

黄海涛说,这次现场展出的“绵高青1号”,是高桩型“三青”莴笋系列新品种之一,具有节间稀、耐糠心、免调控、丰产等特点,适合四川平坝地区秋冬及早春季节栽培,高山高原地区夏季栽培,在现场备受关注。“目前已有三家企业和我们签订了转化协议。”黄海涛说。

建设全国种业强市 贡献绵阳种源力量

绵阳莴笋在全国的优势,是绵阳建设种业强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绵阳聚焦生猪、粮油、蔬菜三大优势种业,大力实施种业振兴战略,注重育种创新与产业融合,持续加快全国种业强市建设步伐。

生猪种业方面,绵阳市年存栏长白、大白、杜洛克三大生猪主流品种的纯种猪已达3万头以上,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地级市全国第一。建成1200头西部最大共享种公猪站、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江油市生猪种业现代农业园区研发服务中心和3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粮油种业方面,绵阳市建成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制种核心基地29个,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四川省第一、地级市全国第五,杂交油菜制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二、地级市全国第四。梓潼县、安州区、三台县进入新一轮国家级粮油制种大县名单,梓潼县入选全省首个“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

蔬菜种业方面,拥有西南地区首个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全省唯一的省级蔬菜种业园区,建成标准化繁育基地1.8万亩,全年蔬菜种植面积高达120万亩,产量达到240万吨,为保障市场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绵阳将继续以“三品”工程为引领(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大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帮扶、种业基地建设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专项行动,为实现“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种业强市建设目标、推动种业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持续巩固绵阳在全国种业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中贡献更多绵阳种源力量。

作者:朱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