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春潮澎湃奋楫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侧记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侯雅洁 朱颖颖
  • 2025-03-06 05:43:38

春风浩荡,万物竞发。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28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他们肩负着各地人民的重托,怀揣着谋划发展、改善民生的热忱,共赴这场“春天的约定”。

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在国家发展的历程中即将交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迎来最后一年。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坐标上,今年两会备受瞩目、意义重大。

人民大会堂东广场,红旗猎猎迎风飘扬,国徽在朝阳的映衬下分外神圣。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迈着坚毅的步伐拾级而上,他将“绝壁天路”越走越宽的好消息从大山深处带到了北京:“过去的一年,下庄村新修的旅游环线正式通车。村里多了一条出山路,来的游客更多了,年轻人也回村了。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2万元。”

“今天是国家的盛会,我特意盛装出席。”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进双梅,把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彝绣服饰穿到了人民大会堂,“欢迎大家来我们四川马边看彝绣、买彝绣!”在她的带领下,900余名绣娘实现人均年收入1.6万元以上,曾经30元一条都卖不出去的彝绣丝巾现在能卖到上千元。

8时许,首场代表通道开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自豪地介绍:“‘千万工程’换回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赢来了金山银山。今后,我们还要与全国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村结对共建,像石榴籽一样抱成一团,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会场内,国徽高悬,灯光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

9时整,大会正式开幕。国歌声起,全场肃立,雄浑的旋律在会场内回荡。李强总理的报告掷地有声!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扩展;

——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10.1斤;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 %。

民之所往,施政所向。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是政府过去一年砥砺奋进的生动写照,也是对人民承诺的有力兑现。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报告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当提到“把粮食饭碗端得更牢”时,会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底气,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坚强信心。

“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与报告的精神是同频共振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淑娴激动地说:“我们的‘稻虾鸭’综合种养模式,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能提升水稻产量。现在农场已经配备了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并整合土壤温湿度等关键数据,为未来智慧模型的开发完善构建数据基座。”

“现在家乡的土地‘活’了,连片规模化种植发展了起来,农民‘潮’了,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盘活了农村的闲置资产,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沈燕芬说,只有让农民有保障、农业有潜力、农村有未来,乡村振兴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不到两周前,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再次释放出重农强农富农的强烈信号。开幕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工作又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总体要求。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楫时。

走出人民大会堂,代表们脚步铿锵,眼神坚定。期待他们不负使命、积极献策,为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 朱颖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