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一场由妇女群体主导的乡村治理变革正悄然上演。自2024年启动“花开藏马”巾帼助力乡村治理行动以来,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和精准服务,妇女群体纷纷走出家门,积极投身乡村治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半边天”的深刻内涵。最新统计显示,全镇81.2%的妇女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累计带动就业1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这一串串鲜活的数据勾勒出新时代女性的奋斗图景。
曾经,藏马镇和许多农村地区一样,面临着乡村治理的诸多难题。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治理人力不足,家庭琐事、邻里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但镇里在调研中惊喜地发现,妇女们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对参与乡村治理有着强烈的意愿。于是,“花开藏马”行动应运而生,旨在凝聚妇女力量,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藏马镇精心制定“花开藏马”行动方案,以“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为理念,组建“花开藏马”巾帼治理队伍,成立“富强花”“宜居花”“文明花”“和谐花”“暖阳花”五支分支队,针对创业就业、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乡村治理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广泛开展技能培训、环境整治、文明宣讲等活动,为妇女参与乡村治理搭建广阔平台,成功将妇女群体的热情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
“和谐花”徐春凤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马嫂调解员”,她每天都会在村里走走转转,和村民们拉家常。看似普通的聊天,实则是她排查矛盾纠纷隐患的独特方式。有一次,村里的李大哥和张大哥因为一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差点动起手来。徐春凤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她先安抚住两人的情绪,然后耐心地听他们各自诉说。原来,两家因为门前一块空地的使用问题产生了分歧。了解情况后,徐春凤分别找到李大哥和张大哥,从邻里情谊、长远相处等角度进行劝解。她还主动帮忙规划那块空地,建议种上一些花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化解矛盾。在徐春凤的努力下,两人最终握手言和,还一起在空地上种上了花。徐春凤常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多走走、多聊聊,问题就解决了。”在她和其他“和谐花”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富强花”董立兰作出了突出贡献。董立兰创办了石榴树下农场,这是一个集农产品加工、农业种养、餐饮、住宿、研学于一体的乡村生态农业园区。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短缺、技术不足,但董立兰没有退缩。她四处奔波寻找投资,参加各种农业培训学习技术。农场发展起来后,董立兰优先吸纳村里的妇女就业。在农场工作的王大姐开心地说:“以前只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没有收入。现在在农场干活,一个月能挣不少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多亏了董大姐!”董立兰还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农产品加工、电商销售等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暖阳花”王娅琴的温暖故事也在村里广为流传。村里的丁大爷年事已高,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上多有不便。王娅琴主动承担起照顾丁大爷的责任。每天,她都会去丁大爷家,帮忙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到了做饭时间,她会根据丁大爷的口味和身体状况,精心准备饭菜。有一次,丁大爷突发疾病,王娅琴发现后,立即联系车辆将老人送到医院,并在医院悉心照料,直到老人的子女赶到。丁大爷逢人就说:“娅琴比我的亲闺女还亲!”像王娅琴这样的“暖阳花”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让村里的老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为确保“花开藏马”行动持续推进,藏马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在政治待遇上,对表现优秀的妇女,优先作为农村干部考察、发展党员对象以及农村公益性岗位推荐人选,让妇女在政治上有奔头。在物质奖励方面,每年为巾帼治理者安排免费体检,三八妇女节发放慰问品,给予她们实实在在的关怀。此外,在公益性岗位中设置妇女岗,并对乡村治理队成员在考核中加分,试点村工作成绩突出的也给予考核加分,从多方面激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如今,在藏马镇,妇女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担当。“花开藏马”行动不仅让乡村变得更加和谐、美丽、富裕,也让妇女们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未来,藏马镇将继续深入推进“花开藏马”巾帼助力乡村治理行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