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粮安天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扶持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支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董事长秦英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牧原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养猪高质量发展,更高效率、更高品质、更加绿色低碳方向发展,让养猪成为受人尊重的行业。”
截至目前,牧原建成覆盖全国24个省(市、区)的养殖产业集群,构建了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出栏7160万头。牧原长期以来坚持技术创新,在生猪育种、智能科技以及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行业前端,助推行业发展。
牧原坚持种业战略,从1998年开始独立做育种,组建育种团队,经历20多年选育,牧原独有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用肉猪的生产成本,生产种猪,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下一步,牧原规划构建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支撑中国种猪育种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做到自主掌控、自主育种,为生猪稳产保供提供有力保障。
“养猪是传统产业,新时代要用智能化赋能,升级为现代产业、未来产业。”秦英林说。目前牧原智能化应用覆盖5大类30余种智能装备,如集可见光摄像头、3D摄像头、红外热像仪、拾音器、气体检测仪等各类传感器于一身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兽医”24小时不停工作,时刻监测猪病,及时预警提前介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而空气过滤猪舍则解决了猪病防治难,和养猪臭气两大行业难题,让猪群更健康的同时实现了无臭气、不扰民。
此外,牧原通过种养循环、无供热猪舍、低豆日粮、空气过滤除臭、沼气利用、光伏发电等举措,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富而思源,联农助农,构建“企业+农户”共同富裕生态圈。“十三五”期间,牧原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累计帮扶14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带动增收15.21亿元;设立教育基金奖优助学、铺设支农管网助农惠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秦英林表示,牧原要做产业链难做之事,农户做不了的事我们做,农户能做的事让他们做,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效率最高,价值最大,联农带农,共同发展。
在养猪环节中,最难的是养母猪、防非瘟,这些由牧原来做;仔猪好养,让农户来养,养殖更省心、风险更低,收益更高。2024年,牧原向市场供应种仔猪612.4万头,服务养殖场(户)6334个。
另一方面,牧原探索种养循环模式,300名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测土配方,指导农民科学种地,2024年服务了472.08万亩农田,化肥减量15.46万吨,一亩地增收310元,帮助农民增收13.53亿元。
农业进入智能时代,一定是共享时代。“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技术、人才、管理,甚至资本和市场,复制到组织养殖、从事养殖的乡村农户。在新旧产能交替过程中,要让旧产能赋予新的科技,成为现代产能,让资产不沉没,人员不离岗,把原有的财富传承下来,减少内卷。牧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先富促共富’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农业现代化和谐发展。”秦英林说道。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