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书记张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牡丹江素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牡丹江市聚力打造特色农业强市,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持续壮大“菌菜牧林药”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76%以上,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万元、连续二十二年领跑全省,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繁荣乡村经济。
张国军介绍,牡丹江市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占耕地面积50%以上,拥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26个,食用菌产值突破百亿元、居全省首位,蔬菜产量超百万吨,大鹅养殖量去年增长94%,三个县(市)获批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
张国军说,牡丹江市全力做强精深加工,做优特色品牌,加快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产业融合。目前,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3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2家,创建6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6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批镇村入选全国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0.6亿元;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一体推进,全市30家企业获批“黑土优品”使用权、46款产品入选“九珍十八品”,东宁黑木耳获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食用菌类第1名,响水大米荣获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中国赛区第1名,响水稻作文化系统即将申报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兴则百业兴。张国军说,新征程上,牡丹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全国两会精神,加快特色农业强市建设步伐,全方位提升特色农业规模、质量和效益,着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一是在培育壮大产业链上聚力攻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大力发展“菌菜牧林药”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培育新增一批乡村产业强镇和国家美丽休闲村、旅游重点村。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引进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等“链主”企业,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二是在拓展提升价值链上聚力攻坚。坚持精品化、高端化发展方向,推进农业“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大对传统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建设食用菌等实验室,推动黑木耳、猴头菇、大鹅等特色农产品实现高值化利用。创新优势品牌培育模式,在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认证、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续讲好“宁安响水大米”“东宁黑木耳”等品牌故事,全力塑造“雪城优品”特质形象。三是在优化拓宽供应链上聚力攻坚。聚焦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构建深耕市场、沟通城乡、联结产销的现代化流通网络,推动线上线下营销融合,大力发展定制农业,健全农产品产销信息发布机制,推动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让更多牡丹江优质农产品唱响全国、走向世界。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