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人物 详情

加快沂蒙老区高质量发展——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宝亮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毛晓雅 祖爽
  • 2025-03-10 01:40:33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其中包括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山东省临沂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山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临沂和全国其他革命老区一道,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宝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实施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老区振兴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亿元,稳居山东第一方阵、全国革命老区20个重点城市‘双第一’。”

但在张宝亮看来,对标中央期望、对比先进地市,临沂发展仍有一定差距,体现在总量大但人均占有少、发展快但创新力不强等,加快沂蒙老区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张宝亮说:“希望中央在基本公共服务、‘两重’‘两新’政策等方面多向革命老区倾斜,帮助补齐教育人才、基础设施等短板,推动革命老区发展得越来越好。”

临沂是山东“南大门”,是对接长三角地区的战略“桥头堡”。张宝亮介绍,目前临沂已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人力资源输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地。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均提出推动临沂承接长三角产业资源转移。张宝亮说:“我们将抢抓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促进科创、人才等领域合作交流,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大后方、技术资本承接地。”

科技是加快发展的强有力引擎。近年来,临沂坚持“围绕产业抓科技、壮大产业强科技”,实施发展“翅膀工程”,建成国家级平台97个、省级平台592个,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张宝亮表示:“我们计划建设沂蒙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争取落地一批国家级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加快蹚出革命老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绿水青山是沂蒙老区的底色。近年来,临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优化沂蒙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张宝亮表示:“临沂是生态环境大市、矿产资源大市,生态环境保护点多面广,特别是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任务较重。我们将大力实施生态修复行动,进一步提升沂蒙山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努力打造山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毛晓雅 祖爽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