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行业 详情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三大智慧平台”绘就民营经济发展新图景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吴叶琪
  • 作者:黄建新
  • 2025-03-10 11:00:24

手机轻点,8分钟到账50万元贷款;直播间下单,沃柑48小时从枝头直达餐桌;医院扫码,缴费排队从40分钟缩至5分钟……这一系列“快”的场景背后,正是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以数字化转型服务实体经济、破题民营经济融资困境的生动写照。

作为扎根地方的金融主力军,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正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注入发展动能。

截至2024年末,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以占全区约24%的存款余额,发放全区25%的小微企业贷款、32%的民营经济贷款、33%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35%的涉农贷款、49%的个体工商户贷款、61%的农户贷款、65%的普惠涉农贷款和99%以上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助力民营企业“开门稳”。

科技筑基

年均投入8%以上 锻造数字化转型硬实力

"十三五"以来,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累计投入68亿元用于金融科技创新,年均科技投入占比超8%。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正以"数据先行、科技支撑、业务创新"新融合模式,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数字化金融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末,149个信息系统相继上线,34项创新成果获得全国及广西数字化创新奖项,1.3万个便民服务点星罗棋布——这些数字不仅是技术迭代的注脚,更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生动见证。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将数字金融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五五”重点实施目标,现已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正制定AI技术应用实施方案,通过引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将OCR识别、大数据风控、远程签约等“硬核科技”嵌入服务链条,促进金融服务从“柜台窗口”跃入“指尖云端”,形成覆盖全系统的应用体系架构。

从指尖秒贷到云端助农,从智慧医疗到数字普惠,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正以实干之笔,书写数字化转型的农商答卷。

桂盛富民平台

破解民企“融资难” 小微农户“不等贷”

凌晨2点,百色芒果种植户黄某在手机屏幕的微光中提交贷款申请。人脸识别、远程风控、电子签章一气呵成,6小时后,50万元信贷资金到账,3卡车化肥连夜运抵田间。

“以前等贷款批下来,肥价早涨了。现在手机一点,抢的是农时,赚的是未来!”黄文兴的感慨,道出“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带来的巨变。

传统涉农贷款曾是“马拉松”:15类材料、3次跑腿、15天等待,让急用钱的小微企业望而却步。而“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以技术破局——AI自动抓取征信信息,联动工商、税务等167个涉农风控标签,集合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授信评级、信贷发放、贷后管理、电子档案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无纸化、线上化、移动化、标准化”的便捷信贷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截至2024年12月末,“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已累计为全区220万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授信超3500亿元,覆盖面达83%,用信金额超1100亿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利农商城

直播带货“云破圈” 探索电商助农新范式

在梧州六堡镇,茶农李大姐举着手机支架,见证了“利农商城”如何让深山好物“自己说话”。该平台以“金融+电商”打通产销链条,通过流量扶持、冷链物流、品牌赋能,助力百色芒果、灵山荔枝、北海海鸭蛋等“桂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

数据亮眼激活乡村一池春水。截至2024年末,“利农商城”助农销售额达4.5亿元,同比增长17%,上架农产品超1.9万款,带动7000余户农户增收。

2025年春节前,一场以“武鸣沃柑甜如歌 ‘沃’与新春共‘柑’甜”为主题的助农年货直播在“爱上广西农商”直播间火热开播。“政府搭台、农信助力、全民参与”,直播现场,清甜多汁的沃柑、古法熬制的红糖、壮族特色服饰等20余款“桂字号”好物轮番亮相。整场直播累计吸引8.76万人次观看,售出商品2300余件,单日销售额突破26万元。其中,武鸣沃柑成为“爆款单品”,上架1小时销量飙升至1700件,充分展现“金融+电商”的助农潜力。

智慧银医

就医缴费“零排队” 民生服务有温度

在马山县中医医院的门诊大厅里,马山农商行投放的自助终端一字排开。

“以前就医时,挂号窗口总要排上长长的队,如今在门诊自助终端一分钟不到就自助完成了挂号,体验非常好。”正在自助机具上缴费的韦女士表示。

这背后其实是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智慧银医”平台提供的强力支撑。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实时预约、现场挂号、诊间支付、查询打印等功能。目前,该平台已联通全区659家医疗机构,门诊排队时间平均缩短70%。

下一步,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将以“三大平台”为支点,拓展“智慧政务+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生态圈,让金融科技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赋能”,从“盆景”到“风景”构建数字生态圈,为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作者:黄建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