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疾,彝山有医。”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以打造“中(彝)医药示范区”和“滇中药谷”为目标,强化保障,聚合资源,夯实基础,集成力量,大力推动彝族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了中(彝)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彝药之乡·滇中药谷”正加快形成。
悠悠药香穿越古今
一地有一地的历史,一域有一域的文化。楚雄州作为滇中文化重镇,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栖息在这里的彝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彝族医药,也孕育出了著于1566年的彝医药典《齐苏书》,比《本草纲目》早12年问世;这里有百年老字号拨云堂,是与北京同仁堂等齐名的“清末四大名堂”之一;123年前,彝医曲焕章研制的云南白药享誉中外,彝医水膏药疗法、拨云锭制作技艺已是国家级非遗。在挖掘整理《齐苏书》基础上,楚雄州先后编著出版了《彝药志》《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等彝族医药专著和《彝医基础理论》等。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楚雄是彝医药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区。
中国彝医药博览馆。
挖掘资源扬优成势
楚雄州,九分山水一分坝,森林覆盖率达62.09%,森林面积2648.56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滇中翡翠”,群山叠翠,草木葱茏,绿意泼洒得如化不开的绿绸,万种生物幸福生息,成就了药材资源的富集。
资源禀赋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本遵循。绿色生态是楚雄州最大的资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卖点。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怎能不打中(彝)医药牌、走特色产业路?
全州上下保持定力,驰而不息,接续推进中(彝)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追逐“彝药之乡·滇中药谷”愿景。全州现统计药材资源243科1381种,占云南省中药材资源种类的40%,其中植物药189科1292种、动物药54科76种、矿物药13种,是全国知名的道地药材主产区、全国最大的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有茯苓、重楼、黄精等中药材品种115个,种植面积76万亩(其中茯苓超10万亩、产量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建成中药材及良种繁育基地48个、“云药之乡”4个。
良禽择高枝而栖,人才奔事业而来。目前,全州拥有规上医药企业55家,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27家,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16家、原料药生产企业3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家、医用氧气生产企业2家;具有药品批准文号540个,其中彝药22个。楚雄州基本形成了以中(彝)医药为特色,涵盖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健康产品、医疗器械与药用包装材料等,集中(彝)医药研发、生产、服务、流通、医药教育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已发展成为云南省第二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楚雄高新区获评全省唯一的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楚雄有规上医药企业55户,药品批准文号54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独家品种50个(其中,龙发制药是全国彝药品种最多的民族药生产企业,有药品批文163个)。
完备体系惠及民生
楚雄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彝医药条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出版发行全国第一部彝医药志书《楚雄彝医药志》和第一部《中国彝医药典籍》先后出版发行,公布39个彝医治疗技术、20个彝医护理技术;成功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样板,成为“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试验区、新时代深化医改云南先行区”,全国首家中国彝医药研发中心和中国彝医药博览馆于2020年在建成投入使用。全州10县市100%设有公立中彝医院,103个乡镇100%建有中彝医馆,全部乡村卫生室100%能提供中(彝)医药服务,成功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在云南省红河州河口设立了李育红中彝医药“大师工作室”,近万名越南籍患者享受到了独具特色的中(彝)医诊疗。
彝医药展示。
守正创新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楚雄州将持续推进中(彝)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中(彝)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促进中(彝)医药资源大州向产业强州迈进,让这一独特的中华瑰宝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之光。
走特色化之路,打造中(彝)医药之乡。依托资源优势和文化禀赋,聚焦种植端、市场端和联农带农端,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主体培育、品牌提升等方面全面发力,把药材繁育种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芯片”,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十五五”末,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产值突破百亿元,让“种续断、穷根断,种黄精、收黄金”成为各族群众的美好现实。
走标准化之路,锻造中(彝)医药品牌。楚雄州将把中(彝)医药标准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举办腾冲科学家论坛·楚雄中(彝)医药专题活动为契机,搭建更多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的合作,培强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多竞争力强的名方大药和拳头产品,力争全国知名亿元以上品种达10个以上,推动楚雄品牌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走集群化之路,构建中(彝)医药高地。坚持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强化招商引资,深化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更多知名企业投资落户,加快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流通、科研、康养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省级彝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强中(彝)医医疗联合体,推动“中(彝)医药+旅居康养”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群众到楚雄乐享健康生活,把中(彝)医药打造成为全州重要支柱产业,力争“十五五”末产值突破千亿元,使楚雄真正成为中(彝)医药产业发展高地,集种植、加工、科研、流通和康养为一体的“彝药之乡·滇中药谷”。
作者:符文华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