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委书记王学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吴忠市是宁夏移民的主战场之一,我们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紧盯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这一底线,着力促进共同富裕,确保移民群众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王学军介绍,近年来,吴忠市大力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4.4亿元,实施帮扶产业项目2788个,促进转移就业35.8万人次,帮扶3333户12018名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今年吴忠市将坚持不懈抓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大事:
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夯基础,大力发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深化产销对接和农文旅融合,健全完善“跨村联建共富”等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努力让产业成为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二是持续扩大就业增收入,坚决打好打赢稳岗就业硬仗,依托园区、企业、项目建设、公益性岗位等,加大有组织、定向化、技能型劳务输转,持续开展“点对点”就业双向推介,跟踪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切实让移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三是坚持互嵌共融促和谐,坚持“文化融”“情感融”“社会融”,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社区邻居节”等群众性联谊活动,全域建设“金花园”式民族团结社区,用心用情办好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建设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和美乡村。
在深入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同时,吴忠市亦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水资源管理与利用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吴忠市坚持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牵引,深入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严管严控,深度做好节水、控水、用水的文章。2024年全市的取水总量较2023年下降到7,32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了0.602,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了35.7%,吴忠市被确定为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建成了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走出了一条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王学军表示,吴忠市将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部署,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以有限的水资源努力创造更大的发展新空间。
突出抓源头控总量,坚持人水和谐、城水协调,引导人口向沿黄城市群集聚,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高效运行智慧水利监管平台,切实拧紧水资源的“总阀门”。
注重抓管控优存量,持续深化用水权改革,搭建“绿色金融”融资投资、“水银行”、收储交易等服务平台,稳步推进确权、赋能、定价、交易,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换。
坚持抓供需减增量,全力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大力实施“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加快建设节水型的社会。
着力抓生态、提质量,高标准实施黄河防洪等干支流水利工程,常态化地开展河湖“清四乱”等专项治理,全力推动再生水网改造和循环利用,不断强化供水能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实习生 何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