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行业 详情

金融“活水”润沃土 科技赋能守粮仓——湖北枣阳农商银行支持顺辉农机合作社发展纪实

  • 来源: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编辑:吴叶琪
  • 作者:段骄龙
  • 2025-03-13 08:18:42

3月的鄂北大地,春意盎然。枣阳市七方镇的万亩良田上,124台北斗导航农机列阵轰鸣,深松、播种、植保如行云流水。农机手老李轻触屏幕,无人驾驶的“铁牛”便沿着规划路径精准作业。“以前一天只能耕30亩,现在靠北斗导航,一天干50亩不费劲!”他黝黑的脸上泛起自豪。

破茧:从“贷款难”到“及时雨”

时针拨回2019年,顺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辉望着锈迹斑斑的老旧农机,眉头紧锁——合作社想购置新设备,却因缺乏抵押物,依靠传统担保方式,仅能获得30万元贷款。转机出现在湖北枣阳农商银行的主动破局。在得知负责人沈辉面临的实际困难后,驻村金融“村官”主动与省农担公司取得联系,依托“银行+省农担+合作社”模式,将原融资上限提升至300万元,首笔200万元贷款及时落地。

“农商银行的支持就像一场及时雨!”沈辉感慨道。如今,合作社的千亩物联网示范基地内,墒情传感器如“土地听诊器”实时传回数据;植保无人机掠过麦浪,药雾如纱轻覆,节水节药率达90%;北斗农机昼夜不息,作业效率提升20%。2024年,合作社粮食总产突破6000吨,社会化服务收入超700万元。

共生:全链条服务托起“共富梦”

“小麦收割季节,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容易出芽。”粮食产量上来了,如何迅速烘干收储,摆脱之前“望天收”的局面,成为摆在沈辉面前的难题。

2023年秋,沈辉计划进一步延伸“耕、种、管、收、烘”全链条服务能力,但新建育秧工厂和烘干车间需350万元。枣阳农商银行七方支行行长带着团队冒雨踏勘,三天内敲定融资方案,160万元信贷资金火速到位。如今,智能育秧流水线吐纳青翠,单季出苗20万盘;烘干车间内稻谷翻涌,日处理量达140吨。不仅满足自身合作社的烘干需求,服务半径也从枣阳延伸至周边三县,年作业面积突破30万亩,120余户社员户均增收超万元。

未来:沃野上的星辰大海

暮色中,北斗农机仍在夜色中划出笔直轨迹,导航灯如星子落满原野。“明年我们要建智慧农场,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沈辉的蓝图里,5G虫情测报灯、AI长势分析系统正徐徐展开。金融“活水”不仅要解燃眉之急,更要浇灌产业生态。如今,“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亩均增产15%,带动周边农户增收600元/亩;合作社低于市场价20%的农机服务,每年为农户节本超百万元。在鄂北大地,金融与科技的双翼正托起“藏粮于技”的丰饶图景。

从30万元到千万产值,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顺辉合作社的蜕变印证着“金融助农”的深层价值。当北斗星光点亮阡陌,当信贷“活水”浸润沃土,乡村振兴的故事在这里有了具象表达——那是老农数钱时的笑脸,是无人农机划出的诗行,更是金融与土地共写的时代答卷。

作者:段骄龙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