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内蒙古察右前旗:激活农业产业新引擎 绘就就业富民新图景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李昊
  • 2025-03-13 16:44:56

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紧紧依托京蒙协作机制,抢抓政策机遇,将生态农业产业作为突破口,立足就业优先战略,2023年6月引进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延彩生态农业在内蒙古芍药产业带动就业发展的新征程,以“一朵芍药花”激活了乡村就业。

产业融合激活就业潜力。通过延彩农业定位错季生产及种苗繁育,构建“种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形成梯次就业格局。通过建立就业种植基地,直接吸纳300名季节性务工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人均月收入达3500元。王红梅是巴音塔拉镇大哈拉村的村民,在现场,只见她双手不停地翻动,一束束芍药花按照品种、花色等标准被精准分类,然后打包。“现在是农闲时间,我每天来这里采摘,每天能挣130元左右,离家也很近,上班也方便。”王红梅说。

机制拓宽就业渠道。2025年旗就业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建立就业基地,把就业基地建到群众“家门口”,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脱贫人员,落实好稳岗返还、企业吸纳脱贫人员社保补贴、一次性奖补资金和技能培训等政策,实现了“务农、顾家、增收”三不误。

就业效益显现效应倍增。通过农业产业带动巴音塔拉镇周边行政村农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使脱贫户通过产业带动稳定就业。企业带动的运输、包装等配套产业,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100个。

延彩农业产业带动就业的实践证明,特色农业产业化是破解欠发达地区就业难题的有效路径。通过土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既盘活了“沉睡”的耕地资源,更激活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能,在察右前旗走出了一条“产业驱动就业,就业反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书写了“产业强、就业稳、乡村兴”的时代答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