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勤春早备耕忙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原红莹
  • 作者:李昊 孙云霞等
  • 2025-03-13 18:27:59

随着惊蛰节气的到来,气温回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迎来了春耕的黄金时期。广大农民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清理残膜工作,备足种子化肥等生产农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田间图景,为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打牢基础。

近日,在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泊尔江海子村一台大型拖拉机搭载着残膜清理装置来回穿梭在800亩玉米地里,残膜清理装置犹如一双灵巧的机械大手,精准地将散落在地里的残膜勾起,实现高效清理。

“这块地我去年种了玉米,天气回暖了,冰雪消融,我们及时把这个残膜清理,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耕地不受污染,为春耕提前做好准备。加上前期下了一场大雪,土壤墒情很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种植大户陈凯龙说。

这边泊尔江海子村清理残膜正在有序开展,另一边柴登村的大棚改造提升如期进行。

走进柴登村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工人正在将一条条黑色老旧的棉被拆卸下来,卷起堆放在大棚一角,准备再“废物再利用”。新的棉被陆续到位,工人两人一组,将新棉被整齐地铺展开……16个高标准大棚的升级改造紧张有序进行着,为全年百姓丰盛的“菜篮子”作着准备。

“因为这些大棚经过了5年的运行,棉被老化,难以满足植物越冬温度的需求。我们及早改造,保证不误春季育苗以及6月份种植计划的实施,从而保证整个冬季咱们老百姓蔬菜的正常供应。”鄂尔多斯市东胜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负责人何佳轩告诉记者。

阳春三月,农技人员忙碌在春耕备耕一线。他们穿梭在田间,讲解配方施肥要点;钻进大棚,指导病虫害防治;守在农机旁,协助调试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截至目前,农技人员开展现场指导服务80人次,他们用专业知识,为丰收铺就希望之路 。

“我家种的1000多亩地,每年春天我们都会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家里的十几台农机进行检修,进地之前保养好,春播不误事儿,确保丰产丰收。”东胜区种植大户李二霞说。

据了解,2025年东胜区需要检修(保养)农机具2075台套,已检修(保养)机具530台套,预计4月上旬全部检修完成。与此同时,围绕农业生产管理、播种技术、施肥和农药使用、农机具应用等方面内容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给农民实用的农技知识,确保农业稳产增收。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目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已储备到位化肥800吨、玉米种子40吨、大豆种子22吨、农药9吨、地膜22吨。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农资店的门口都贴有“东胜区测土配方施肥配肥建议点”海报,为土地“号脉开方”,让农作物吃上“定制营养餐”,助力农业增产增效、绿色发展。

“东胜区根据多年来的测土配方采样调查,结合市区两级专家分析研判,总结出测土配方施肥的规律和方法,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发布到各个乡镇广大农户当中,让农民科学施肥、节本增效。这样一来,不仅减少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东胜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徐丙良告诉记者。

2025年,根据东胜区农情调度,预计播种面积13.5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11.8万亩、油料作物(葵花)0.8万亩、瓜果蔬菜0.35万亩、中草药0.55万亩。此外,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

作者:孙云霞 乔宝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