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我们村集体经济有片土地,已经流转在村集体的手里了,经过大家讨论,一致同意明年种点烟来试试,你有时间来帮我们看看,这块地用来种烟好不好。”2023年底,随着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老地房村集体经济发展烤烟项目的成功,周边村委会也开始思考利用烤烟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牛滚塘村最有发展潜力。
村集体经济使用大型机耕整地
“那片地我们之前就去看过了,土质很好,就是坡度稍微有点大,不过麻栗坡的土地坡度大已经是标志了。过两天让他们去取几份土样送检,明年种烟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但是先说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烤烟我们是支持的,在技术指导这方面,不用担心,我们全程指导。但是发展的主体是你们,‘烤烟要怎么种、种下去怎么管、谁来管’的问题要提前解决好!”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烤烟产业,麻栗坡县烟草专卖局主动与村两委协商推进,但是这种模式还在起步摸索阶段,在管理模式上、发展程序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前讲清楚。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升烟区综合经济效益,成为烤烟产业发展迫切的需要。麻栗坡县烟草专卖局积极探索烤烟发展新模式,建设烟区综合体,加快烤烟“1+N”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引进新型种植主体,打造家庭农场式种烟模式;发展新烟农,探索多种合作模式……近年来,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各地纷纷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通过资源利用、产业加持、联合发展等手段,来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两者在发展产业上异曲同工、一拍即合。
麻栗坡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融合发展,有意依托全县土地资源、气候环境和产业基础,打造村集体经济烤烟产业示范基地,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3年,在多方支持与帮助下,麻栗坡县首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烤烟项目在麻栗镇老地房会正式启动。
村集体经济雇佣周边村民务工。(资料图)
老地房村依托村集体经济为主体成立烤烟种植型合作社,以合作社为种植主体,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积极协调发展资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选取耕地较为集中、群众基础较好的老地房村小组作为烤烟种植区域,提早规划丈量烤烟种植连片地块,与农户签订了五年的土地流转经营合同,按照头二年一付和后三年一次付清土地流转资金的方案,整合了村集体的土地资源,流转土地100余亩,用于发展烤烟。采取“村集体领导,聘请专人专管”的合作模式,第一年,在摸索中完成当年的合同任务,带动周边60余户农户参与,增加周边农户务工收入20万元,在烤烟后积极参与“烤烟1+N”发展,种植烟后作物苦荞,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自从村里种了烟,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又能照顾我孙子,以前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一说起村里种烤烟的事情,村民李孝奎就笑开了花,家中儿女已经外出务工,留下一个孙子相依为伴,为了照顾孙子,也不敢到太远的地方,一直在村里找临工补贴家用,直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烤烟后,长期报名在村集体经济项目中干活,一边在村集体做工,一边照顾小孙子,生活越来越好了。
李孝奎的情况不是个例,在麻栗坡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很多年轻人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选择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导致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劳动力老龄化,而烤烟产业的发展刚好弥补这一漏洞,既能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又可以通过发展村集体产业,创造经济价值,改善人居环境。
2024年,在老地房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下,麻栗坡县大力发展新型种植主体,鼓励全县各村委会积极利用烤烟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用现有资源规模化种植烤烟,整合土地资源流转给农户种植烤烟,参与“烤烟+N”模式促进“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协同发展……不管哪种模式,烤烟这片“黄金叶”都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发挥着助力作用,为乡村振兴描画出“秋收满仓尽黄金”的好“丰”景。
作者:田景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