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初春,浙江省德清县农民归毛头怀揣着德清农商银行发放的2万元贷款,开启了养殖鸡鸭的创业路。谁也没想到,这粒“金融种子”会在三十余年后长成乡村振兴的“产业之林”。
从“破土萌芽”到“拔节生长”:普惠金融浇灌创业热土
1992年,归毛头转型青虾养殖时,德清农商银行再次以20-50万元信贷资金托起他的生态养殖梦。十年磨一剑,2002年浙江吴越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际,200万元授信如“及时雨”般注入,助力企业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创新虾鳖混养、稻虾共作等模式,让“青虾大王”的名号响彻长三角。养殖的青虾因水质清澈,荣获“水精灵”美誉。
此后,伴随企业产业链延伸、技术升级,德清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逐年递增至1200万元,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滋养着这株“农业新苗”成长为省级龙头企业。
从“独木成林”到“绿荫遍野”:银企共绘共富图景
在德清农商银行的陪伴下,吴越农业不仅实现年产值过亿,更构建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富链:通过技术培训带动300余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以订单农业保障农民收益,让水产养殖成为德清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企业创始人先后斩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等殊荣,“水精灵”的品牌愈唱愈响,背后正是农商银行“扶上马、送一程”的长期主义写照。
从“敢为人先”到“守望初心”:本土金融的温度与担当
34年间,从2万元到1200万元,变化的数字记录着一家县域银行与民营企业相濡以沫的成长史。德清农商银行以“雪中送炭”的魄力,用“三上门服务”破解抵押难题,用“灵活授信”匹配产业周期,更用“整村授信”延伸服务半径。这种“与企业共穿风雨”的坚守,正是德清农商银行70年深耕本土、服务实体的生动注脚。
如今,站在吴越农业现代化的养殖基地里,粼粼波光中倒映的不仅是青虾跃动的生机,更闪耀着金融与“三农”共生共荣的璀璨光芒。德清农商银行用三十载韶华证明:当金融的根系深扎乡土,定能催生一片生机勃勃的共富森林。
作者:朱程烨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