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白毛风”中的生命守护
——直击草原边境一线极寒救援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李昊 吕昊俊
  • 2025-03-17 21:41:08

3月11日16时50分,牧民巴特尔家的铁皮屋顶被狂风掀翻的巨响,撕开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边境暴风雪的序幕。能见度骤降至3米,气温跌破-30℃,积雪以每分钟2厘米的速度吞噬国境线。内蒙古边检总站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指挥大厅内,200余个报警信号在电子地图上急闪红光,所属50多个边境派出所联动响应,警灯刺破雪幕,1700公里冰封边境线上,一场生命保卫战骤然打响。

“先救孩子!”

3月11日17时47分,嵯岗边境派出所的电话传来颤抖的声音:“车陷住了,两个孩子在发抖……”单亲妈妈李娜带着两个高烧的孩子,连人带车被雪墙封死在雪窝中。副驾驶座上,给父亲带的降压药在剧烈颠簸中散落一地。民警刘军当即率队冲进雪幕,警车导航持续发出偏离警报。18时20分,探照灯穿透混沌,照见SUV后轮在冰面划出的焦黑轨迹。

“破窗器!”刘军用肩膀顶开驾驶室变形的车门,民警们抵住变形的车门,警用破窗器刚掏出来就冻得粘住手套,金属表面立即泛起白霜,“一、二!”第三次重击,裂纹在冰玻璃上炸开蛛网。刘军的羊皮手套被冰碴割破。

“托住后脑!”刘军以冻成青紫的虎口托住幼童,将其小心安放至警车内。返程途中,李娜的小儿子看着民警被冻成冰块的手套,在车窗上哈气画出歪扭的“警察”二字。

8%电量的求救信号

3月12日凌晨2时许,70公里外的G331国道,蒙古国司机巴图陶格陶的货车被冻成冰雕。手机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青紫的脸——电量8%,温度-33℃。这个计划赶去阿日哈沙特口岸的蒙古汉子,此刻用手机最后点将定位发给了宝格德乌拉派出所。

教导员赵福贵立即组织警力,携热水破冰前行,赶到时,发现车门已被冰层焊死。“抄家伙!”赵福贵率先跳下车,靴子瞬间没入及膝的雪窝,挥锹铲向车轮下厚厚的积雪,炸开的雪粒扑在警用大衣上立即凝成冰晶。

“动了!”民警们在暴风雪中无数次的挥铲,随着轮胎与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嘶鸣,货车猛然向前蹿出半米。

次日黎明,巴图把蒙古文感谢信拍在民警胸前,蒙古袍子下露出半截中国产的防滑链。“你们是克鲁伦河般永恒的安达(蒙古语译为:兄弟)。”

与风雪赛跑拦住羊群!

3月11日,在中俄边境线上,室韦边境派出所警报彻夜未停。“羊群顺风跑了!要过界河了!”牧民巴特尔带着哭腔的呼喊让值班民警瞬间绷紧——若牲畜越境,将引发复杂的边境事务。

副所长姚东升扯下墙上的边境地图,六个身影冲进雪夜。无人机在狂风中失控坠毁,民警们排成人链,沿中俄界河徒步搜寻。22时03分,强光手电照出雪地上凌乱的蹄印,300多只绵羊正被风推着涌向界河对岸。

“脱外套!挥起来!”荧光警服在黑夜中连成光带,姚东升的护目镜结满冰凌,他干脆扯下镜片,任由雪粒抽打脸颊。1时40分,当最后一只头羊被赶回圈栏,巴特尔突然跪坐在雪地里,捧着民警冻成板甲的警服袖口大哭:“没有你们,我这一年可就白干了……”

当晚,辖区内的消防、交通等多部门救援力量,也都赶到现场进行处置。截至13日凌晨,当地“风吹雪”逐渐减弱,道路积雪基本清除恢复通行,该支队指挥中心大屏上的血红光点渐次熄灭。在这场持续近20个小时的极寒救援,该支队累计出动警力200余人,转移安置群众216人、疏通道路87公里,救助冻伤牲畜1200余头、在暴风雪中实现零伤亡。

获救孩童攥着冰手套说“警察叔叔是奥特曼!”,李娜父亲的血压稳在120/80mmHg,巴图的货车载着中国防滑链重归国门,边境派出所的暖气片上,晾着结冰的警服,上面还冻着几根羊毛。……

极寒终会散去,守护永不缺席!当阳光再次洒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车辙与脚印已被新雪覆盖,但警徽的温度,永远烙在群众的心中。

作者:吕昊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