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壹)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既“加力”又“扩围”,补贴金额从去年的1500亿元增加到今年的3000亿元,把手机、平板、手表、手环等纳入补贴范围。
发布会提出,将支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支持提高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支持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支持重点保障教育投入。据介绍,2025年国家将支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时,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700元,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力度,并安排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96.5亿元,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
发布会指出,此前的消费政策大多从供给侧入手,强调以供给引领创造需求。这次《方案》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包括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支持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最低工资标准按时调、稳步调等。此外,《方案》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股市、稳楼市,努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发布会强调,在《方案》起草过程中,各部门坚持把提振消费同惠民生相结合。一方面,聚焦惠民生,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结合百姓日常所需,提供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费供给。针对老年人,相关部门提出支持地方试点探索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大家的出行和用餐将更加便利。针对年轻朋友特别是“Z世代”,相关部门提出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合理延长经营时间,优化演出、赛事审批流程,推动巡演项目“一次审批、全国巡演”,让大家看演出、看展览、听演唱会、出门旅行有更好的体验。
在强化消费政策协同方面,要提振消费需要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方案》提到,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要体现促消费的政策导向。这其中既有项目投资、财政资金、工会经费、消费帮扶等实打实的资金投入,也有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计制度改革、休息休假权益保障等相关政策支撑。其中,针对反映突出的“加班文化盛行”等痛点问题,《方案》专门就“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提出了相关举措,通过强化执行监督来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明确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同时鼓励弹性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等。
此外,在促进就业以实现消费的持续增长方面,发布会表示将在具体政策举措上将重点强化减负稳岗、扩岗激励、创业支持和人岗匹配等,以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和创业。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适度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引导企业稳定岗位。及时兑现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覆盖面,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基金促进就业,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就业。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