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2025年成员大会在京召开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祖爽
  • 2025-03-18 15:15:30

3月15日,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2025年成员大会以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朱保成主席代表集群领导机构作的题为《共绘桑蚕丝绸产业新蓝图,携手迈进2025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工作报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集群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李殿仁,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集群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连辑,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黄竞仪,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刘向坤等在主会场参会。集群副主席、河北农业大学原校长王志刚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2024年是全面实施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关键性一年,集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六部门文件部署,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通过实地调研,为产业振兴建言献策,饲料桑被纳入粮改饲收储利用范围;成功举办系列活动,搭建平台赋能产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盐碱地治理等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产业创新,一批领军企业崛起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挥桑树的生态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筹建“国际丝绸组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朱保成作工作报告

会议强调,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六部门《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收官之年。集群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六部门文件部署;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桑蚕新质生产力;发挥桑蚕优势,持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搭建服务平台,推进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支持农机装备产业基础再造;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国际丝绸组织”筹备。

吴孔明首先传达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对集群工作的肯定,祝贺集群取得的工作成绩,希望为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桑蚕力量。吴孔明指出,在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之际,集群及时召开成员大会,总结部署工作,共同探讨桑蚕丝绸产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快培育桑蚕丝绸产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桑蚕丝绸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蚕桑丝绸产业的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质生产力,人工饲料养蚕、丝素蛋白医用补片、免水洗印染技术催生了新产品、新业态,推进了资源高效利用及“蚕桑+”多元化发展趋势。

吴孔明讲话

吴孔明强调,桑蚕丝绸产业需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种业支撑,推动智能装备研发,加快绿色转型,构建生态低碳蚕业生产体系;同时要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未来产业培育,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吴孔明表示,中国农科院将继续全力支持集群工作,支持蚕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孙华庆在发言中表示,丝绸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文化载体,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加快筹备成立国际丝绸组织,搭建面向国际市场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式、国际化平台,以此促进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团结全球桑蚕丝绸产业共同发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要通过协同创新加速成果落地,融合发展促进资源互通,多元共赢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为构建现代丝绸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在发言中表示,我国蚕桑丝绸产业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扬,到如今“一带一路”和全球市场消费的蓬勃发展,始终闪耀着独特光芒;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自完成家蚕、桑树、微孢子虫三大基因组以来,又完成绘制世界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引领家蚕育种进入分子设计阶段;近期在家蚕性染色体完整基因组解析、调节延长多物种寿命新基因(OSER1)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家蚕丝腺单细胞基因表达谱绘制、温和型高温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增强的生物学机制揭示、超强交配能力家蚕新种质创制、首个可机械化分选雌雄卵的卵色限性实用品种培育等方面又取得重大研究突破。

代方银发言

随后,7家成员单位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句容市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庆国表示,公司推出的东方紫酒以桑果为原料,在联农带农机制上,采用“公司+合作社+果农”的运营模式,确保果农收益。东方紫江苏句容厂区丁家边村的农户,因种植桑果而致富。

高庆国发言

“我们的良种‘南十字星奶绵羊’实现奶绵羊种源瓶颈的技术突破,拥有多项稳定国际领先生产性能,使绵羊乳产业规模化发展成为可能。”上海布鲁威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良表示。近两年,公司一直在种源引进和奶绵羊产业发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与创新,完成了种羊在不同半球气候及不同海拔气候与地理条件下的极端适应性验证测试,市场化推进绵羊奶研发,积极发掘绵羊奶的丰富的营养价值。

陈良发言

沣田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铁成表示,公司以桑产业集群为依托,在盐碱地上种植蛋白桑、籽粒苋等耐盐碱作物,充分利用其耐盐碱的特性,实现了以地适种,以种适地的最佳效果。“这些成果目前成为治理盐碱地基础,让我们在治理盐碱地的路上更有信心。”陈铁成说。

陈铁成发言

中茧新科桑蚕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范茂林介绍了该公司投资建设的雅士林长沙(国际)蚕桑丝绸智造产业园的情况。目前已建成23.82万平方米智能厂房及配套设施,培育出适应人工饲料饲养的广食性蚕品种以及配套的低成本饲料配方和饲养技术,同时自主研发了饲料加工、蚕具生产、喂料、采茧、消毒等系列自动化设备以及恒温恒湿洁净养蚕车间,建成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在湖南、新疆等地建设饲料桑园1万亩,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累计带动1.5万农户增收1.5亿元。

范茂林发言

中科国思生物科技研究(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邵辉表示,依据国家新质生产力思想指导,该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全新的“一茧三用”的蚕茧壳加工工艺和专属设备,这种技术工艺将去除蚕蛹的蚕茧壳,通过纯水分离成丝胶球蛋白、丝素短纤、和小分子蛋白水。进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丝胶球蛋白、丝素短纤和小分子蛋白水,分别加工成了可应用不同领域可高价值流通的产品和生物原料。

邵辉发言

科酷恩(北京)院内制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华表示,2023年9月,科酷恩(北京)院内制剂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中医局、密云区政府签约成立北京市医疗机构中药院内制剂孵化园,这是国内首个关于中医专家中药院内制剂科研成果转化的商业孵化平台。通过引进本地、北京及各省的名中医入驻孵化园,可有效提高本地区中医药成果转化的效率(制剂及中药新药);充分发挥中医专家的积极性,提升本地区中医药诊疗水平;带动本地区种植中药材的临床应用,促进本地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刘华发言

河北雄安桑多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爱民介绍了开发桑芽菜产业创新工作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桑芽菜产业的发展不仅限于种植环节,还可以向饲料、新材料等领域拓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条。例如,将桑叶作为蛋白饲料功能进行开发,发展饲料桑产业,有助于替代进口豆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何爱民发言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爽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