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广东省广州东山宾馆,木棉怒放,喜雨淅沥。3月15日,中央报刊驻广东记者协会在这里举行《时代的脉搏——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论自选集》(以下简称《时代的脉搏》)新书出版座谈会。中央报刊驻广东记者协会执行会长、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原副社长吴冰,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周健伟,协会高级智库专家、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守进,该书作者、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原副社长陈镇宏及人民网、新华社、央视网、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治日报、环球时报、中国城市报等驻粤机构负责人、记者出席座谈会。
图为座谈会现场。
陈镇宏,男,1948年11月11日生,广东省普宁市人。陈镇宏1982至1997年在南方日报社工作,历任理论部编辑、副主任、主任,获得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1997-2008年任人民日报广东分社副社长,高级编辑。
《时代的脉搏》一书由广州出版社出版,分为时事评论、评论员文章、关于新闻评论的写作、论文、调查报告、心路历程、求真感悟、众眼观宏道等八章,收录了陈镇宏在南方日报、人民日报工作期间精心创作的评论理论、调查报告等文章。座谈会上,陈镇宏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和心得体会。他表示,几十年来读书写作,不敢怠懒。在协会的支持鼓励和老同事的协助下,自己选取一些说得过去的作品,结集成书。这是自己的第一本书,意在对人生有一个交代,在社会留下一点痕迹。虽无真知灼见,却是真情坦露。书籍出版后,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得到了诸多肯定,深受鼓励、倍感温暖。未来,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研究“新的媒介时代如何做好时事评论”这一重要课题。
座谈会上,吴冰对《时代的脉搏》一书给予充分肯定,并带领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了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吴冰表示,党报党刊的评论担负着传播党的声音,正确引导舆论、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使命,是主流思想、主流声音。新媒体时代,传播活动向数字化发展,舆论引导面临许多挑战,协会及各会员单位要把握新环境、新技术下的信息传播的新趋势,提高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各会员单位要把理论利器传承和发扬好,切实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淬炼思想、指导实践。
会上,人民网广东频道营销总监贾红辉、环球时报记者张长军、中国城市报记者张平华、新华网记者陈凯昊、央视网广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方荣豪、经济日报驻广东记者站原站长张建军、科技日报驻广东记者站站长龙跃梅、中新社广东分社记者程景伟、工人日报驻广东记者站站长叶小钟、中国妇女报驻广东记者站站长林志文、农民日报驻广东记者站站长吴砾星、法治日报驻广东记者站原站长邓新建和记者邓君等驻粤机构负责人、记者,先后围绕《时代的脉搏》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大家认为,《时代的脉搏》聚焦广东改革开放的生动题材,围绕评论、理论写作等重大问题娓娓道来,导向正确、内容扎实、视野宽广、文字生动优美,是一本评论理论写作的指导书籍。广东正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出版这本书可谓恰逢其时,广大新闻工作者、研究者等可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龙跃梅 荀建群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红波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