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了解到,近日,山东省某村合作社教育培训孵化中心迎来了春节后第一批参观学习“取经团”。从现场布置到经验讲解、宣传视频播放、实地参观等环节,行程紧凑,内容很多,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大家在学习观摩的过程中,往往忙于赶行程和打卡,活动内容局限于看和听,缺乏动手实践和沉浸式的体验,极大降低了研学的预期效果。不少村干部和群众呼吁,乡村研学切莫“走马观花”。
建设合作社教育培训孵化中心,本意是通过这个平台,让合作社的先进经验得到传承发扬,并辐射带动落后村迎头赶上,从而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只注重形式,不充分考虑培训效果的做法,很容易让学习观摩“走样”,变成走马观花式的“乡村一日游”。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某种意义上讲,乡村学习观摩无疑是各地推进乡村振兴、开阔视野、博采众长的途径。一方面,要带着问题和责任用心学,取回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真经”。另一方面,提供学习样本的村庄也要精心设计教学产品,让前来学习调研者有所收获。
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参观学习后的提质增效工作。根据工作实际,量化工作指标,将学习观摩推动乡村振兴的成效纳入基层工作考核,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提升后续工作动能。另外,学习观摩之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各村提出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规划要及时总结,并精心做好问题梳理、规划前瞻预判,对共性问题,要迅速出台解决方案;对未来发展前景好、效益高的项目,要给予最大程度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优惠,确保乡村振兴的好项目早日落地。
当下,乡村之间学习观摩已成为学习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相关部门要从提高学习实效入手,紧扣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主题,让乡村研学、乡村交流真正发挥作用,孵化出更多乡村建设的优秀人才,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发展。
作者:董怡宁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