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山西农信一代又一代农信人深入践行“背包精神”,先后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创业者、工匠劳模、红色金融家。一代代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优秀品质,成为山西农信的宝贵精神财富。立足新时代,山西农商银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探索“党建+”特色模式,123个党委、938个党支部,将全省农商银行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截至2月末,全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4283.93亿元,较年初净增518.90亿元、增幅3.77%;各项贷款余额8940.95亿元,较年初净增182.95亿元、增幅2.09%;其中实体贷款余额7797.30亿元,较年初净增240.54亿元、增幅3.18%。
一行社一品牌 一支部一特色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坚强的组织体系去实现。山西农商银行不断深化“支部建在网点上”,结合网点调整布局,按照就近、就便原则科学优化党支部设置,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大青年骨干和基层一线员工的党员发展力度,确保80%的党员在基层一线发展,逐步提高客户经理队伍党员占比,推进星级支部创建提质增效。目前,全系统“三星级”以上支部创建数量达706个,占到支部总数的75.18%;同时,不断加强“政银企”共建,加大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重点企业结对共建,依托供应链金融及相关产品,把支持重点企业与发展普惠金融结合起来,将服务延伸至上下游小微企业、个人客户,加大与村镇、街区、商圈互联互动,派驻“金融村官”、金融助理等,持续深耕县域市场和农村主阵地,把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当好新时代农村金融主力军。
为全力打造特色化党建品牌,山西农商银行引导辖内各机构广泛开展“一行社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鼓励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聚焦地域文化、特色优势、服务对象等,形成“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品牌创建格局。临猗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域支柱产业——果业发展,着力打造“倾情果业”品牌,与辖内御品一园、博皓源两家果业龙头企业联合庙上万亩枣业基地联合共建,采取“基地+供应链+农户”授信模式,有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针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主体,相继研发“果e贷”“农易贷”“小微贷”等支农助农产品,共授信支持辖内78%的农户,共6.4万户,支持果业链各类经营主体覆盖率达到70%以上。平定农商银行依托党建联建与平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成功入驻县就业服务大厅,协同开展多场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推进会,回流存款6亿元。漳泽农商银行大辛庄支行党支部与所辖4个社区、28个小区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所辖的史家庄社区还将党员大会开到大辛庄支部党建活动室,实现党建工作、金融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尧都农商银行东城支行党支部聚焦解决社区金融服务难的问题,充分借助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元社区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联合打造“红色金融服务驿站”,为社区居民提供5000余万元的储蓄存款服务、620万元的贷款服务、300余次其他各类金融综合服务,构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联动的社区治理新局面。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汇通支行党支部地处汇通财富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占地32870平方米,拥有入驻各类企业30余家。该支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楼宇党建为突破口,走进楼宇、凝聚党员、服务企业,成功营销9家业主单位办理工资代发业务,发放信用卡40余张,投放贷款620余万元,实现以楼宇党建“软实力”助推业务“硬发展”。
依托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发展,汾阳农商银行大力开展党建联盟活动,与杏花村酒商商会党支部签订党建联盟协议,与汾阳市杏花村白酒协会、汾阳市杏花村老酒收藏协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该行以党建为引领,以业务为支撑,通过开展“农商产品推介会”“走进三晋老酒博物馆”“引农商活水·造飘香佳酿”等党建联盟活动,深挖白酒产业供应链客群的金融需求;通过对辖内特色产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创新推出“小微快贷 •白酒贷”特色信贷产品,完美地将信贷产品与本土“汾酒”品牌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截至目前,该行针对白酒特色产业投放信贷资金5亿余元,其中投放白酒生产上下游供应链3亿元,终端销售贸易行业2亿元,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双促、双提升。该行秉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重心”的工作理念,以党建“爱心驿站”为基础,打造便民服务根据地,为广大群众提供舒适、便捷、暖心的共享空间,打造“户外工友之家”“司机师傅之家”“老年服务之家”,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行承办的“杏花百姓大舞台”文艺活动每周固定时间在营业网点门口举行,启动的以“曲水流觞续酒脉·杏花村酒韵千秋”为主题的“村企”巡演活动,以文艺下乡的方式进村入企,进一步拉近了“政银企”关系,不断筑牢群众基础。
党旗在田间地头飘扬
“老张,快走,听说今天大队里有活动,咱一块去看看热闹!”
“听不少人说哩!啥热闹?”
“是新绛农商银行为咱村请来了农业农村局的专家,专门给咱讲药材课哩,你的红芪不是种不下样子么,走,去问问专家去!”
新绛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在横桥镇西尉村大队活动中心,一场由新绛农商银行第二党支部主办的“知识下乡”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特邀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授课,从高效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为村民们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并答疑解惑。
他们在西尉村开展“知识下乡”“上门服务”以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活动,结合当前麦收、秋种农活的实际情况,一小组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办理业务,二小组在村活动中心为村民讲解金融知识、推介惠农产品,三小组通过宣传征信知识,讲解优惠政策,争取村委支持,短短五天时间就办理社保卡94张,新增授信21户,清收不良贷款5万元。
“党建+”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每次主题党日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都能汲取新的精神力量”,古交农商银行党员小王参观彭真纪念馆后感慨道。
该行党委紧扣思想建设“总开关”,已累计开展专题党课87场次,组织党员赴岔口乡关头村革命根据地等教育基地学习3批次,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金融服务标兵”、技能大比拼竞赛等活动,让110余名党员在19个基层网点亮身份、作表率;建立“1+N”传帮带机制,每名党员结对培养2名业务骨干,新发展党员中一线员工占比达85%,真正让党旗在田间地头高高飘扬。
“多亏了党员先锋队帮我办理的20万元,及时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蘑菇种植负责人老张握着客户经理的手连声道谢。在创新“党建+网格化服务”模式下,古交农商银行党委划分8个党员责任区,组建8支“红马甲”服务队,累计走访农户1023户,建档授信1亿元。
古交农商银行在146个行政村设立“助农服务点”,让村民足不出村办理业务,针对特殊群体推出“夕阳红”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业务;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机制,累计解决农产品销售、农业保险等难题47个。他们积极推动支行党支部与村委结对共建,打造“金融夜校”“田间课堂”特色品牌,开展反诈宣传、防非讲座,依托“晋享e贷”线上平台,实现“指尖办贷”3分钟到账,累计发放线上贷款8000万元。他们在网点设立“爱心驿站”,配备急救箱、饮水机等便民设施,打造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港湾”,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作者:李明辉 张志强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