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公司:不负春日备耕忙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胜利 吕红霞
  • 2025-03-21 20:37:39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春分的暖阳染绿大兴安岭南麓,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公司的万亩良田正奏响春耕序曲。

从种子车间到育苗大棚、从机械轰鸣的检修场到堆金积玉的肥料库,一幅“人勤春早百事兴”的农耕画卷在沃野铺展,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公司抢抓农时,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让还在“冬眠”的土地瞬间焕发出新的活力。

良种为先 夯实丰收“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种子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步。在康瑞公司选种现场,大型精选机正发出低沉的轰鸣。“嗒嗒”的筛选声中,金黄的豆种如跳跃的音符,在传送带间完成“体检”。经过严格的清选、加工、筛选后,工人们对籽粒饱满、大小均匀的种子进行灌袋、检斤、封口、码垛和入库,为今年的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种源”。

在康瑞公司选种车间,质检员手持游标卡尺,对每一粒种子进行最后的把关:“种子的长宽比必须精确到毫米,这可是丰收的第一粒纽扣。”经过清选、分级、包衣的优质豆种,在阳光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被工人们整齐码垛入库。负责人史金龙指着码放整齐的种袋感慨:“我们严守‘一粒种子的承诺’,让每一粒种子都成为丰收的‘芯片’。”

肥田沃土 孕育绿色希望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在康瑞公司肥料仓储中心,2741吨肥料如金色长城绵延。装卸工李师傅扛起一袋有机肥健步如飞:“这肥料里掺着腐殖酸,就像给土地喝牛奶。”质检员小赵正用检测仪扫描包装袋:“氮磷钾配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让每一寸土壤都享受‘定制营养餐’。”公司推行“科学施肥、减量增效”模式,通过无人机测土配方,让黑土地焕发新生机。

铁牛整装 锻造耕播利器

统种站院内,120台套农机如待命的钢铁军团。一台台备春耕机械停放得整齐划一,正等待检修、调试。“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查,零部件、发动机、电路、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都要看仔细,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维修班长正用听诊器般的专注检查收割机。

“发动机的呼吸声必须像百灵鸟一样清脆,我们实行‘一械一档’管理,每台农机都有专属‘健康档案’。”技术人员介绍道。经过全面“体检”的农机,将在春耕时节化作铁犁破冻土,翻起层层“金浪”。

全体职工仔细检查存在的隐患问题、更换破损零件、清洗发动机,确保“金戈铁马”以良好状态投入农业生产,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育苗大棚 抢种春日时光

设施产业园的智能温室里,“簌簌”的播种声与“哗哗”的浇水声交织成曲。育苗职工们如绣花般精准操作:左手持穴盘,右手点种器轻点,一粒种子便稳稳着床。技术人员时刻关注着温控屏:“现在棚内湿度65%,温度22℃,正是番茄出苗的黄金时刻。”一排排嫩绿的果蔬幼苗在阳光下舒展身姿,仿佛在书写“最是一年春好处”的诗意。今年,那吉屯农牧场有限公司农业园紧跟市场潮流,从山东引进口感更好的草莓柿子、春桃小柿子、釜山88小柿子和菜花等新品种。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如今的那吉屯农牧场公司,北斗导航指引农机,智能系统调控水肥一体化,现代科技为传统农耕注入新动能。当第一缕春风拂过田垄,这里的人们正用智慧和汗水,在黑土地上书写“藏粮于技”的新篇章。从沃野千里到云端智能,这场春耕备耕不仅播撒着种子,更播种着现代农业的希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胜利 吕红霞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