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湖北十堰:科技闹春耕 农业开新篇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唐亚华
  • 作者:曹堃 何亚慧等
  • 2025-03-25 16:04:28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车城湖北省十堰市,一幅科技与农时交织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十堰市农业科学院以“科技闹春耕”活动为契机,组织粮油、茶叶、食用菌等领域专家团队,分片包干、精准施策,为越冬作物春管和春耕备耕注入科技动能,助力农业生产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粮油专家团队深入郧阳区大柳乡、城关镇等主产乡镇,对小麦苗情展开“地毯式”巡查。调研显示,大部分田块苗情长势稳健,但局部存在脱肥、植株瘦弱等问题。针对拔节孕穗关键期,农技人员开出“处方”: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强化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动态监测;结合近期寒潮预警,指导农户喷施磷酸二氢钾提升抗逆性,为夏粮丰收筑牢防线。

在茅箭区茅塔乡,十堰市茶叶产业链专家团队揭开茶园覆盖三年的防草布发现,长期覆盖导致茶树修剪物回田降解受阻,茶园土壤孔隙度降低,部分地块茶园出现土壤轻微板结的现象。当即指导茶农“三步走”:翻整防草布疏松土壤,抖落修剪物促进降解,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同时按照“武当山茶”制作工艺标准,现场指导茶农茶企做好原料分级、杀青和揉捻等关键环节处理。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鄂西综合试验站和加工团队走进郧阳区、郧西县等地省市龙头企业,以“技术问诊+合作签约”双模式破解发展瓶颈。座谈会上,针对企业提出的菌种培育、产品深加工等11项技术难题,专家现场答疑并达成3项合作协议,更擘画长远蓝图——共建“博士农场”示范基地,推动菌菇品种多元化、加工链条高端化,让“小蘑菇”撑起增收“致富伞”。

科技兴农,创新赋能。截至目前,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就“科技闹春耕”活动已累计动员各领域专技人员400余人次,分6个片区工作组和8个专家团队,累计开展田间课堂、工厂实训等科技服务130余场,累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户超过2000人次。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协同”,科技赋能的春耕实践,正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作者:曹堃 何亚慧 常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