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四川乐山:祝村幸福“村晚”绘就移风易俗新篇章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赵子萌
  • 作者:张艳玲 姚汶男
  • 2025-03-25 22:03:26

村民帕帕舞翩翩起舞,乡村创意时装秀闪耀登场,乡村健身广场舞热闹非凡……自2011年起,每逢新春佳节,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祝村的乡亲们便会自编自导自演,倾情呈现一场迎春晚会,十年如一日地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迄今为止,祝村“村晚”不仅成为当地的文化品牌,还入选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成为四川省三个入选地之一。除此之外,祝村还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祝村“村晚”不仅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振兴,还为乡村治理提供了示范案例。

自创办以来,祝村“村晚”始终坚守“农民主体、治理结合、乡村特色”的核心理念,通过公开提名、当众选举、自编自演的方式,精心打造了一场深受本村人支持、家乡人喜爱、所有人参与的文化盛宴。全村390户、1000多名村民中,高达80%的参与度见证了村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显著提升。

在这场盛宴中,农民始终是主角。从几岁孩童到八十多岁的老人,全年龄段村民积极参与,自编自导自演各类节目。节目内容紧贴村民生活,舞蹈、歌曲、小品、快板、秧歌等多种形式应有尽有,每届“村晚”都至少保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目,如铜河盘子舞、牛儿灯等,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彰显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灵魂。

“村晚”舞台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阵地。小品《抵制高价彩礼》、三句半“村规民约”等节目,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村民们逐渐摒弃了攀比浪费的陋习,形成了节俭办宴、文明办事的新风尚。同时,通过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好妻子、好邻居”等先进典型,树立了文明榜样,带动了更多村民注重家庭邻里关系,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通过“村晚”,祝村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为乡村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村两委创新建立了以“党建+网格小组+志愿服务”为单元的“村级微治理”机制,村民们积极响应、主动参与,争相成为网格员、志愿者。这一机制累计收集群众诉求216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173个,及时回应反馈352个,有效推动了矛盾纠纷的前移化解决。因此,祝村荣获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鲜活样本。

此外,祝村“村晚”还充分发挥了“文化+”的牵引作用。以文为魂、以农为基、以旅为媒,将沙湾的乡村文化、特色产业紧密衔接起来,巧妙融合了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这一有益探索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沙湾游玩观光,还带动了附近群众和商户的增收致富。祝村“村晚”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助力祝村成功跻身“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行列。

作者:姚汶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