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重庆市武隆区获悉,面对山羊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全市人间、畜间“布病”感染反弹的严峻形势,武隆区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在“布病”防控上打出一套“组合拳”,实现了人间、畜间“布病”感染率逆势下降,为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探索出了新路径。
在落实防控责任方面,武隆区率先制定《武隆区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区26个镇街分为重点和一般防控乡镇,分类施策。计划用3年时间降低牛羊“布病”感染率,对重点防控区加强监测、巡查和宣传培训,对疫情严重的2个乡镇开展逐场逐户监测净化。同时,各镇街将防控责任落实到人,与牛羊养殖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为提升防控意识,武隆区在宣传培训上下足功夫。编制通俗易懂的宣传挂图和明白纸,在牛羊养殖场和居民集中点广泛张贴,发放3000余份。常态化开展培训30余次,深入乡村宣讲“布病”防控知识。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布病”防控知识、养殖技术等,累计培训超5000人次,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基层防疫检疫人员知识普及覆盖面达95%以上,推动养殖场户从“要我防”转变为“我要防”。
针对调运引“疫”问题,武隆区畜牧兽医部门建立“四个机制”。创建引种前置监测机制,在引种前对动物进行检测,避免引入阳性种用动物;严格落实隔离监测机制,将30天隔离观察后的“布病”检测合格报告作为山羊产业项目验收依据;推广养殖场户自检机制,免费发放检测卡,引导其在区内引种时自检;建立阳性场点标注机制,对阳性场点动物加戴专用耳标,限制其转群,仅允许屠宰使用。
此外,武隆区还构建了多部门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区政府统筹协调,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与卫健部门密切合作,按照“疫控查畜、疾控查人”原则,互通信息,共同防范;强化农业系统内部协作,动物疫控、卫生监督和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联合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2022年以来已立案查处3起违规调运牛羊案件。
作者:曹芸 黄琳 陈朝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