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西街道任景社区对口帮扶陕西省长武县枣园镇田惠村3年来,共捐赠果业高质量发展资金15万元,并吸纳脱贫户惠永刚、田俊元等参与果园管理,脱贫群众户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
这是江苏泰州海陵区与陕西咸阳长武县跨越千余公里“牵手”结出的甘果。眼下,越来越多的共建佳话,在两地激荡回响。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和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开展东西部协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以“规划先行、产村融合、共建共治、全域和美”为思路,本着“长武所需、海陵所能”原则,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展东西部协作帮扶,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海陵区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级市一一泰州市的繁华中心城区,大力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1+2+3”产业体系,致力打造“太阳城”“信息城”“科创城”。由海陵区一路向西,翻山越岭1300多公里,便抵达陕西省长武县。长武县是陕甘宁革命老区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2018年整县实现脱贫摘帽,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截至目前,全县有脱贫户8903户30472人、监测户213户641人。
2024年初,海长两地共同签署《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从此踏上共建之路。
“两地结对共建最大的特点,是诚意满满、实实在在,不搞形式主义、不耍‘花架子’。”长武县委常委、副县长、苏陕协作长武工作组组长杨臣介绍,一是着眼乡村全面振兴,系统性指导和帮扶长武乡村产业发展、建设水平、有效治理等,加快其“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步伐;二是明确海陵区8镇(街道)、两个园区、10个村(社区)分别与长武的镇(街道)、园区、村(社区)一一结对,通过“紧密帮扶”有效推动融合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携手努力,如今阶段性成果已然显现,一幅产业强、群众富、生活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长武活力铺陈。
眼下,长武农民的“钱袋子”正加快鼓起来。2024年,按照“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塬面地区发展苹果产业、河滩地区发展蔬菜产业、统筹发展畜牧业产业”布局,长武县紧扣“3+N+1”(3是苹果、蔬菜、畜牧,N是土特产,1是预制菜)产业发展思路,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4亿元,实施农业产业项目141个。特别是加快发展苹果全产业链,因地制宜挖掘“土特品牌”,乞丐酱驴、麒麟西瓜、籽葫芦、羊肚菌、吊干杏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去年11个村收入突破50万元,23个村收入达30万元以上。以洪家镇曹公村为例,该村积极对接海陵区苏陈镇夏棋社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扎实落实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等措施,新建优质苹果示范园53亩、药用酸枣200亩,带动脱贫13人,兑付产业到户资金20余万元。该村还鼓励全村群众种植籽葫芦153亩,实现产值约45万元。
基础设施稳步提档,乡村越来越宜居。海长两地立足各自村情实际,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全面提升。去年,长武县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24个,全县13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路通、车通目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标准。此外,绿化美化村庄道路170公里,创建“五美庭院”省市级示范户101户,建成农业环保产业园3个,改造农村卫生厕所1.2万座,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3%,建成十里铺村、宇家山村等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0个。
“海陵与长武结对共建,不仅带来肉眼可见的‘有形变化’,更给我们当地带来新思想新观念等深远的‘无形变化’。”长武县委书记、县长王高锋说。
2024年10月,海陵区组织举办海长两地交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增强两地“三农”干部学习和理解“千万工程”理论,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工作思维,促进双方交流协作走向纵深。
如今的长武,更注重科技创新动能培育。通过推行“数产结合、数智赋能、数商联动”新模式,该县建成数字乡村8个,同时打造“物联网+智慧农业”管理平台,覆盖农田监测面积1万亩,并建成种业科创基地。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命名为“科技小院”,县智慧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被评为省级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
乡村治理也进一步提质增效。长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探索创新“三联共治”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模式,激发治理效能。全县划分网格249个,招聘专职网格员249名,配备兼职网格员1882名,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镇村便民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县社会治理中心提供“调援裁诉审”全链条法治服务,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集成11个部门4684万条数据,该县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平安县,彭公镇孝村评选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接下来,海长两地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精准监测帮扶、产业就业帮扶、重点镇村帮扶等方面工作,不断深化交流协作、结对共建,切实补短板、固底板、扬优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长武县委常委、副县长、苏陕协作长武工作组组长杨臣说。
作者:谢荣 胡鑫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