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退志,丹心系乡邻。在河南省睢县河集乡,提起老党员陆银德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曾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退休司法干部,以十年如一日的情怀扎根乡土,既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又当群众安全的“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创业富民:从“司法蓝”到“田野绿”的转身
2010年,从河集乡司法所所长退休的陆银德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将目光投向广袤农田。他自筹资金成立睢县兆丰家庭农场,带头引进荠菜特色种植。
经过不断创新突破、实施“两粮两菜”四种四收多茬轮(间)作模式,既能实现粮菜轮作、稳粮增收。同时“粮袋子”“菜篮子”“钱袋子”都能得到保证。不起眼的小荠菜也能做成大产业,通过种地创新,真正实现了荠菜变“黄金”。
通过“农场+农户”模式,陆银德带动周边23户村民发展订单农业,亩均增收超3000元,让原本零散的菜地变成了“聚宝盆”。如今,河集乡的荠菜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年产值突破百万元。
老党员陆银德曾获嘉奖。
修桥护安:自掏腰包解民忧的赤子情怀
“这桥修得及时啊!”清明节前,站在新修好的桥上,80多岁的村民何玉芝眼眶湿润。这座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石拱桥,是连接陆屯、杨屯、荣岗、秦店等河集乡西北片几个行政村的重要通道。经年累月的风雨侵蚀让桥面坑洼遍布,护栏早已不知去向,最危险处裂缝足有几尺宽、透过桥面能看穿桥底。
清明将至,在外务工的300多名乡亲即将返乡祭祖,危桥隐患如鲠在喉。“不能等!这桥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清明返乡车流又大,等不得!”陆银德取出存折,召集子女开家庭会议:“这是咱攒着养老的钱,但乡亲们的安全更要紧。”
在全家支持下,4月1日,陆银德取出积攒的2.8万元退休金,购买砂石、水泥,组织施工队连夜抢修。为赶在清明节前完工,72岁的他每日驻守工地监督质量,仅用两天便完成桥体加固与桥面道路修复。村民王大姐感慨:“桥修好后,接孙子放学心里踏实多了!”
陆银德带领村民修建桥梁初心如磐:一名老党员的为民答卷
面对赞誉,陆银德只是摆摆手:“我是党员,能干的就多干点。”河集乡党委书记王伟评价:“陆所长退休后仍保持着‘在岗状态’,既为乡亲蹚出致富路,又主动扛起社会责任,树起了新时代党员的标杆。陆银德的善举为全乡党员树立了榜样,下一步将结合‘银发人才库’建设,引导更多老同志参与基层治理,让‘夕阳红’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如今,修缮一新的桥面上,孩童嬉笑奔跑,返乡大小车辆平稳驶过。陆银德又忙着在农场试验新品种,他计划联合周边村庄打造荠菜深加工产业链,让这片土地焕发更蓬勃的生机。
在这位老党员的记事本扉页,一行笔迹苍劲的小字格外醒目:“只要乡亲需要,共产党员永远在路上。”他用实际行动证明: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新起点。正如他常说的:“只要还能干得动,就要为乡亲们多做点实事!”
作者:王龙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