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内蒙古好力保镇:“三变”改革赋能乡村共富梦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2025-04-02 20:45:16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积极探索创新,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好力保镇,随处可见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村民纷纷投身创业热潮。当地采取“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盘活闲置资产,按照现代化的方式统一经营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三变”改革进程中,好力保镇把“资源变资产”作为重要一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对土地、荒山、林地、固定资产等“三资”进行集中清查,共摸底存量达1.9亿元,并将这些资源入股到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包德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富建国介绍:“我们包德福村充分挖掘现有资产潜力,采用全民持股方式,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村集体1300余亩耕地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对外发包给种植大户或其他种植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所获得的收益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比例分配给全体村民,人均增收326元以上。”

除了包德福村之外,该镇还有宝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劳务、置业、旅游,合作社将闲置的120亩荒山进行改造,栽种鸡心果,并利用果园的行间空地套种药用芍药,亩产鸡心果约220斤,芍药3年可采收根茎入药,亩产约600公斤,预计总收入达42万元以上。同时,带动50户半劳动力、弱劳动力务工增收。芍药花期吸引游客观光赏花,带动果园采摘农产品销售,不仅使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还实现了“种植+旅游”双收入。

据了解,好力保镇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和现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集体经济合作社成为股东,参与产业发展和收益分配。同时,紧抓发展村集体经济各项政策机遇,2020年以来申请中央、自治区125万元投入到13个集体经济项目中,形成股金,每年至少为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6.25万元。

五家子村农户刘长臣和史丽霞是合作社的老股东,拿着刚领取的分红金,史丽霞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俩一共在合作社投资了45万元,其中农业35万元、畜牧业10万元,去年农业分红拿到了7.7万元、畜牧业拿到了2.2万元;家里52亩的土地也全流转给合作社了,每亩地承包价1050元,一年也有5万多元收入;我俩还在合作社干活,一年能有7万元的工资,农忙时候我在产业车间从事农产品加工,那收入也有近1万元。这么算下来,我们两口子今年的总收入能有23万多元呢!”

五家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组建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冷水鱼养殖和产业车间加工等运营模式,不仅让闲置资源“活”了起来,带动村民实现租金、分红、务工三重增收,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为了确保“三变”改革取得实效,近年来,好力保镇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全镇成立土地、劳务、置业、旅游等专业化合作社和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不同群体增收。以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带动产业大户增收,合作社连续多年实现净利润分红,产业大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通过公司、产业车间吸纳村里的半劳动力、弱劳动力人群务工,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无劳动能力的群众提供土地代耕代种服务,让他们实现增收。

好力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子建表示:“‘三变’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依托资源变现、资产变现,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如今,好力保镇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蒸蒸日上,“三变”改革不仅激活了农村的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成为好力保镇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力抓手。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