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农金动态 详情

湖北罗田农商银行“绿色金融”助力园区低碳转型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吴叶琪
  • 作者:倪贵鹏 徐应茹
  • 2025-04-03 15:17:22

在湖北省罗田县经济开发区,一辆辆满载秸秆的运输车正驶向新能源公司的生产车间。这些曾被视作农业废料的秸秆,即将通过生物质热解技术转化为清洁能源,为园区企业送去源源不断的热能。这场“变废为宝”的绿色变革背后,是湖北罗田农商银行以“金融之笔”描绘的生态发展画卷。


转型之困 传统模式遇瓶颈

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罗田县经济开发区历经20年发展已形成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随着企业加速集聚,传统分散供热模式逐渐显露弊端:冬季供热不稳定导致生产线停滞,燃煤锅炉碳排放超标困扰园区发展,企业每年额外支付数百万元环保治理费用。“有时蒸汽压力不足,温度达不到工艺要求,整条生产线都要停摆。”某纺织企业负责人道出行业痛点。

破局之道 循环经济开新篇

某新能源公司1.1亿元的生物质集中供热项目,为园区开出绿色药方。项目通过12.4公里热力管网,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蒸汽,预计每年可处理秸秆等生物质资源12万吨,替代标煤6.5万吨。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完整的循环链条,生物质锅炉热效率达85%,减排效果超传统工艺90%;2.4万吨灰渣制成有机肥反哺农田,形成“秸秆—蒸汽—肥料—农田”的闭环系统。首批接入的20余家企业测算显示,用能成本可下降15%,年减少碳排放17万吨。

金融赋能 绿色通道解难题

面对该新能源企业设备购置的资金缺口,罗田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机制,组建专班10日内完成1000万元绿色贷款审批,利率较常规产品下浮10%。“从项目调查到放款,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驻点办公解决资料难题,还帮我们对接了秸秆收储合作社。”项目负责人感慨道。该行更联合开发区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将融资授信与碳核算、政策申报深度融合,为后续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融资预留空间。

生态红利 小秸秆转动大产业

随着项目落地,多重效益逐渐显现。5万亩农田实现秸秆离田增收,200余个就业岗位在收储运输链上诞生,灰渣制肥每年减少30%化肥使用量。园区碳排放强度预计2025年下降18%,提前完成“双碳”阶段性目标。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示范效应——罗田农商银行正以此项目为模板,构建“绿色项目库”,开发“碳减排质押贷”等新产品,支持光伏、储能等低碳项目。

站在园区新建的观景平台远眺,纵横交错的热力管网与青翠山峦相映成趣。从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循环经济枝繁叶茂,罗田正书写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方程式。正如罗田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所言:“当每根秸秆都找到绿色归宿,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作者:倪贵鹏 徐应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