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评估抗生素类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有了新思路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唐亚华
  • 作者:李丽颖
  • 2025-04-03 15:34:54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兽用抗生素氟苯尼考暴露导致斑马鱼产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分子机制,为科学评估抗生素类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精准制定防控修复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氟苯尼考作为第三代酰胺醇类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效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通过动物排泄、水体迁移等大量进入生态环境中。其在水环境中的残留检出频率较高,浓度可达μg/L至mg/L水平,因此对环境水生生物具有潜在风险。

为此,该研究以成年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通过28天的长时间环境浓度暴露(0.05 mg/L和0.5 mg/L),整合脂质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及线粒体功能分析评价技术,系统解析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如何驱动氟苯尼考引起斑马鱼非酒精性脂肪肝毒性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氟苯尼考在斑马鱼肝脏中会产生残留蓄积,扰乱肝脏能量代谢而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表现为有毒鞘脂积累、过量脂肪酸和酰基甘油产生、三羧酸循环中间体和核苷酸显著改变等。进一步通过组织学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成像及多组学数据关联分析,揭示了氟苯尼考干扰能量代谢、破坏线粒体功能从而导致肝脏脂质异常积累的核心路径。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相关项目的支持。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