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 在春日开启健康行

2025-04-10 08:35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蒋若晴 作者:蒋若晴 周桐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当春风拂过山野,蛰伏一冬的生命活力在万物复苏的日子中蓬勃涌动。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经过冬季的休养,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迎来了体重管理的黄金时节,恰似草木萌动时需适时修剪,为后续生长积蓄力量。

近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一话题犹如一记春雷,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国家要对我们的体重出手了!”“再不减肥,可能就要给国家拖后腿了!”那么,为什么国家要“喊”我们减肥?

“体重管理年”的提出并非偶然。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65.3%……超重和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因。无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医疗承载能力来看,“减肥”不再是一件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全民健康、国民身体素质的公共卫生课题。

在乡村,体重管理行动正以充满泥土芬芳的方式落地生根。各地基层干部以身作则,引领村民树立健康理念。例如曾是国家级贫困村的河北张家口市玉狗梁村,村党支部书记卢文震开展瑜伽扶贫,如今村内的老人是个顶个的瑜伽高手,就连七旬老太都能倒立做瑜伽,玉狗梁村也成为了“中国瑜伽第一村”。四川南充市的乡村校长苟攀则将田野作为跑道,连续两年带领381名师生,坚持每周开展两次乡村“田野跑”,让运动健康与乡野大地完美融合。

将运动健身化为兴趣“软植入”村民生活,让体重管理不枯燥。当体育运动与地域文化基因相结合,便会迸发持久的生命力。山西忻州市代县杨家将武术走进段村新旺小学、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创编凤阳花鼓舞……各项花样多、趣味足的体育运动不仅有益村民身心健康,也通过融入非遗元素,以农文体旅融合等形式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乡村开展体重管理行动离不开硬件支撑,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增设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例如。在留守老人多的村庄优先建设太极广场、健身路径,并配备心率监测牌;在儿童集中的村落增设趣味攀爬架、沙坑等玩乐设施;针对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建设“村BA”“村乒”等体育赛事场地……通过精准对接村民实际需求,为村民健康提供专业保障,避免出现体育设施闲置等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

体重管理需科学。健康的管理体重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瘦”,而是通过科学方式预防疾病、增强活力。青海格尔木市长江源村举行的“体重管理年暨乡村振兴·健康三江源”活动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检查、科普咨询,帮助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提升体重管理能力,以体重管理这一“小切口”,逐步破解慢性病防控这一事关人民健康的“大问题”。

“管住嘴、迈开腿、看牢秤”,绿色饮食同样是体重管理的重要一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不仅提供了权威的食谱建议,还依据时令节气、地域特色规划饮食,将羊肉泡馍、东北乱炖等地方美食改良为低卡版本,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松实现体重管理。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今,限盐勺、控油壶摆上了灶台,低热量、高纤维的“营养轻食”备受年轻人青睐,红火的马拉松赛擦亮城市名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掌握“健康密码”。

春日的原野上,红杏依旧闹春,但比花事更动人的,是奔跑在健身步道上的矫健身影,是文化广场上律动的花鼓节奏,也是健康数据监测屏前的会心微笑。未来,我们仍需持续探索契合乡村特点的体重管理模式,让健康中国的阳光照亮每一片田野。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蒋若晴 见习记者 周桐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