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江淮,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设施大棚内新一季果蔬生机盎然,数字化设备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数据。作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区),湾沚区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策护航 激发产业动能
湾沚区委区政府锚定“农业强区”目标,创新构建“政策+资本+主体”联动机制。历经十年深耕,形成了覆盖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的设施农业全周期政策体系,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3亿元。目前,全区设施农业基地面积达4500亩,肥水一体化等现代化配套设施覆盖3000亩,建成冷藏保鲜设施8.5万立方米,为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数字赋能 重塑生产方式
湾沚区以数字技术为突破口,累计投入2000万元建设数字农业平台,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截至目前,全区建成数字育秧工厂48个、智慧农业应用场景100余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5%。数字技术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催生了“云认养”“物联网+休闲农业”等新业态。2024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375万人次,农旅综合收入13.75亿元,同比增长9.7%,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党建领航 激活集体经济
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已成为湾沚区强村富民的新引擎,18个村集体建设的450亩设施大棚平均收益率达20%。九十殿村党总支书记史先亮介绍,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该村建成40亩现代化果蔬大棚,2024年带动40户村民户均增收1.2万元。2024年全区村均经营性收入290.05万元、经营收益125.29万元。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实践,湾沚区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链式发展 融入长三角地区
湾沚区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培育了“湾沚山芋”“六郎河蟹”“陶辛青虾”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特优新农产品。通过4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生产基地+中央厨房+冷链配送”体系,湾沚农产品最快5小时即可到达沪苏浙市民餐桌。2024年,全区供应长三角优质农产品超1万吨,带动500户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擘画蓝图 迈向更高目标
立足新起点,湾沚区已启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加速培育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农业品牌。同时,锚定设施农业迭代升级目标,计划每年新建100亩高标准设施大棚,重点打造数字农场和科技小院“双引擎”,推动蔬菜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立体栽培等技术创新,实现设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质生产力”。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从分散经营到规模发展,湾沚区的生动实践印证了“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数字温室的科技脉动、集体经济的共富密码、长三角“菜篮子”的强劲心跳,正共同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乐章,为长三角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湾沚智慧”。
作者:李凌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