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山西灵丘:科技小院“扎”在田间地头

  • 来源:光明日报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建斌 杨珏等
  • 2025-04-14 15:07:34

“高效又安全,科技小院的老师们制作的酵素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日前,在听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王乐介绍的农用酵素用法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青泥涧村村民段进田充满了希望。

“在播种、拔节、抽穗、灌浆等关键期,每亩地要分6次喷洒200至300升酵素,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补充营养元素……”王乐介绍,农用酵素是中国农业大学建立的全国首个全域有机农业科技小院的一项研究成果,将餐厨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等,通过健康生态链微生物发酵方式培育有益微生物菌种群,可用于植物免疫促生、土壤生态培肥、生物防控、果蔬保鲜等领域。

山西灵丘全域有机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与灵丘县政府十年合作的重要成果。一头连着高等学府,另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小院,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服务模式,扎实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科技“高大上”,小院“接地气”。在科技小院“微生物工厂”内,物料粉碎、固液分离等设备高速运转,中国农大的学子们在有条不紊地搅拌物料,添加菌剂。这是科技小院结合“有机旱作”和“厕所革命”的理念,落地建成的全国首个肥水全循环工程。利用该工程,灵丘县青泥涧村每年可节省灌溉水约1.14万吨,并生产约1714吨高品质有机肥。

把技术留在田间地头,把财富带给村屯农家,科技小院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小院青年”们的默默耕耘。自挂牌成立以来,小院师生人数不断增加,目前拥有专家5名,研究生13名,参与组织培训20次,辐射人数2000余人,开展了农用酵素对玉米、大豆、燕麦等作物有机种植提质增产的科学探索。

如今,科技小院的科研成果已经推广至山西长子县、榆社县等地,形成了“垃圾分类先行、农用酵素开花、有机合作结果”的发展路径。

作者:李建斌 杨珏 马明清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