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通”20年:信息化铺就云南乡村振兴“智慧路”‌

2025-04-19 15:40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赵子萌 作者:郜晋亮

在云岭大地的田间地头,一条短信、一段视频、一场直播,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自2005年云南省规划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新华社云南分社、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及各级涉农单位(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等在全国首创“三农通”,“三农通”覆盖云南省1000万余用户,累计为450余万吨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21万余人找到外出务工的机会。

‌从“短信助农”到“数智兴农”:二十年创新不止步‌

20年前,云南“兴边富民”工程实施之际,新华社云南分社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敏锐捕捉到农村信息闭塞的痛点,联合推出“聚焦三农”短信服务,免费向农民推送政策、农技、市场信息。一条条短信跨越山川阻隔,将信息化“毛细血管”延伸至偏远村寨。

随着技术迭代,“三农通”不断升级服务形态:2011年搭建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联络站体系;2014年开通微信公众号;2020年上线“农科专家在线课堂”;2023年推出农技科普短视频;2024年更是引入5G消息、助农直播等数智化手段,形成短信、电话、图文、视频、直播“五位一体”的全媒体矩阵。

不少农科专家都有这样的感慨:“过去农民遇到技术难题要跑几十里路,现在打开手机就能‘问诊’专家,变化翻天覆地。”

‌“三支队伍+三个平台”:打通“三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农通”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云南模式”——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运营,通过三支队伍联动,借助三大平台支撑,依托移动通信网络和市场化合作,实现农民“免费用”、服务“不断线”, 打通“三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5000余名基层信息员“触角”直达乡镇,400余名农科专家“云端”答疑,新华社编辑团队“翻译”专业术语为“农家话”,确保信息“接地气”;信息采集平台分级推送个性化信息,专家平台实时响应农民需求,中国移动乡村振兴平台则通过智慧农业、电商、医疗等“六民”服务,赋能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

随着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电商直播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架起了农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直通桥”。2024年10月起,“三农通”涉农信息服务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联合策划助农电商直播活动,带动涉农企业和农户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5G+AI开启“新赛道”:推动乡村实现数字蝶变‌

在昭通市盐津县,这里的小黄姜通过直播带货销往全国……“三农通”的“数智翅膀”正带动云南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三农通’平台升级了信息发布形式,我们共发布了9条短视频,今年也会发布一些招工信息等。”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农业农村局“三农通”联络站管理员罕丽丽说,之前她们会开展一些有关“三农通”平台的科普、使用课堂。

面向未来,云南“三农通”数智5G信息服务平台将围绕云南“1+10+3”农业重点产业,聚焦“种管收销”全流程,创新运用5G消息发布渠道,增加农技科普短视频等融合态内容,实现农情即时触达。培育新的应用场景,打通涉农部门、移动运营商等优势力量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涉农信息服务延伸至产业链的各环节。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