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第四届中国(伊川)谷子产业创新发展暨小米品鉴大会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举行。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小米主产区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龙头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商中国小米发展路径,研讨学习“伊川样本”。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大任务局主办,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伊川县人民政府协办。
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10个省市20家谷子育种企业及单位的68个谷子新品种现场参加品鉴大会,所有样品均在统一加工程序下进行比较,参会人员进行盲评,从商品属性、食味品质、综合品质等方面进行品鉴打分。经过综合评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中谷19”,斩获综合品质奖项冠军,“中谷28”“中谷25”“中谷858”等品种也在评比中名列前茅。
小米品鉴会
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原研究中心刁现民研究员对伊川县小米品牌发展历程作专题报告。伊川具有得天独厚的丘陵地带,这里气候昼夜温差大,是小米的黄金产区。伊川县是河南全省最大的谷子种植、小米加工基地,中国农科院与伊川携手推动谷子产业创新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中国农科院中原中心在伊川建立“全国谷子新品种展示基地”,在功能性宜深加工谷子品种选育、小米粟文化发掘、小米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持。
据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近年来在谷子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优异种质资源创制、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谷子优质品牌建设和产业化组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选育出了“中谷1”“中谷2”“中谷989”“中杂谷32”等高产、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是中国农科院在河南布局的重要区域创新中心,担负着将先进农业技术落地河南、服务河南的重任。中原研究中心持续聚焦河南省谷子产业需求,充分发挥平台中心优势,加强优良品种落地示范推广和全产业链技术集成,积极推动谷子等杂粮科技成果在河南省的落地转化,示范推广“中谷19”“中谷25”等谷子新品种超万亩,为谷子生产提质增效提供科技支撑。未来中原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与主产区的合作,让杂粮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继续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的资源优势、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加大优质品种技术示范推广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力度,为产业提质增效、品牌培育等方面提供科技服务,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