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一场关乎生命救援效率革新的重要合作在重庆龙兴通用机场正式启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以及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重庆市高速公路通事故医学救援战略合作协议,由此拉开了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航空救援联动机制的大幕,一个全新的“空地警医一体”救援体系应运而生。
在以往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中,常常面临着诸多困境。多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救援效率大打折扣;地理环境的限制以及交通拥堵问题,使得救援车辆难以快速抵达现场,伤员转运时间被大大延长。而此次构建的“空地警医一体”救援体系,正是为打破这些困境而生。它深度整合了航空救援、高速公路警务以及医疗设施等多方资源,让救援不再受限于地面的阻碍,在重庆全域范围内织就一张快速响应、高效救治的立体化救援网络,为民众的生命安全撑起坚实的保护伞。
此次合作堪称一次具有开创性的突破。公安、航空、交通、医疗四个关键部门首次携手,将航空救援正式纳入重庆高速公路应急响应体系之中。从事故发生后的精准评估,到空中救援力量的迅速调度,再到伤员的安全医疗转运,一整套全链条标准得以确立。“三车通行零障碍”保障机制的推出,让直升机、救护车、警车在救援过程中能够畅通无阻,彻底解决了过去“多头指挥、责任不清”的老大难问题,形成了“统一指挥 - 部门协同 - 专业处置”的高效救援链条,填补了传统救援模式在跨部门协作和空地衔接方面的空白。
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救援体系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四部门联合搭建的指挥平台成为了救援行动的“智慧大脑”。通过这个平台,交通事故定位、伤员详细信息、实时气象数据、交通流量动态以及救援资源分布等关键信息实现了共享互通。基于这些数据,救援路径和资源分配能够得到精准优化,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在复杂地形区域或者交通拥堵路段,航空救援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成功将“最后1公里”的转运时间压缩,确保危重伤员能够在“黄金1小时”的救治窗口内得到及时救治,显著提高了伤者的生存几率。
值得一提的是,空中医疗救援力量也得到了全面升级。专业的空中医疗专家组迅速组建,便携式监护仪、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直升机内部化身为功能完备的“空中ICU”。这使得救援从现场抢救开始,到空中转运,再到医院接收的整个过程,伤员都能获得不间断的生命支持,为危重伤员争取到了更多的生机。
重庆“空地警医一体”救援体系的建立,无疑是城市救援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重庆在构建“生命至上、多跨协作、科技赋能”综合救援体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随着跨部门协作机制逐渐走向常态化,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长期存在的瓶颈被成功突破,因救援延误导致的二次伤亡风险大幅降低,对于提升危重伤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事故救援时间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各部门不断通过联合演练磨合协作、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优化,这张“生命救援网”将愈发牢固,为重庆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邓佳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