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老厂镇羊坝底村的烤烟种植示范地里机器轰鸣,覆膜机、移栽机往来穿梭,一株株嫩绿的烟苗在地膜下整齐列队。
“以前人工移栽,一亩地得忙活两天,现在机械上阵,一会儿工夫就搞定。”村民黄红林站在田埂上说。他身后,一台烤烟移栽机正以每小时3亩的速度高效移栽,是人工效率的8倍。机械臂打塘后,精准地将烟苗植入穴内,接着开展浇水覆膜等作业。
工人使用移栽机移栽。孙梦辉 摄
在机械化移栽的基础上,示范田还配套建设了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指导烤烟水肥管理。依托网络信息平台,构建了“技术线上指导+农资线上购买+服务线上共享”的全链条服务。农户通过手机就能查询技术指导,购买农药、化肥,还能在线上下单机耕、移栽、无人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
“这机器不光移栽得快,还栽得好。”个旧市烟草专卖局城区烟叶工作站技术员文仕坤指着烟垄说,覆膜严实、墒形饱满,后期精准管理省心多了。
为破解农业生产请工贵、土地零散难耕种导致经济效益低的难题,今年,个旧市烟草专卖局按照行业政策,投入补贴41万元支持当地烟农合作社购置了一批覆膜机、移栽机等农机具,这些农机具适用于缓坡地及丘陵地带,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甚至能通过5G导航实现路径规划,让“巴掌田”也能实现机械耕作。
羊坝底村示范地烤烟移栽现场。孙梦辉 摄
“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农闲时到地里来打零工,土地租金加务工收入,一年能有5万多元。”羊坝底村脱贫户黄云边给移栽机添苗边算账。
“合作社按照每亩1300元的租金向村民流转土地,接着组织当地农户组建产业工人队伍,通过技术培训后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每人每天有130元的务工收入。”个旧普惠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向介绍说。
近年来,当地合作社在村民自愿自主的前提下,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个旧市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耕地资源,将“补丁地”流转为“连片地”,选购适宜当地耕作的农机具进行生产作业,推动烟叶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助力群众增收。同时,通过开展“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既盘活了土地,又让农户实现“地租+家门口务工”双重增收。
作者:孙梦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