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西盟:豆角无“筋” 绿野生“金”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思宇
  • 作者:孙华
  • 2025-05-07 17:09:32

眼下,到了无筋豆收获的季节,偏居祖国西南一隅的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在勐卡镇永业村的无筋豆种植基地,一排排豆架有序排列、藤蔓蜿蜒攀爬,一串串饱满圆润的无筋豆挂在枝头,农户们正忙碌地采摘着枝条上的无筋豆,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一颗颗小豆正为群众增收铺起了奋“豆”新路。

一大早,农户们就来到地里或是互相帮助或是轮流采摘,一串串豆角逐渐堆码满采收筐;到了下午,农户们将采摘的无筋豆拉到村里统一的收货点售卖。今年豆子的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极大地提高了农户们的种植积极性。

“以前我也种过无筋豆,但因为当时技术、管理都跟不上,我们种出的无筋豆产量不高,质量也不好,卖不到什么钱,就不太想种了。”佤族村民岩伟一边摘着豆角,一边笑着分享他的种植经历,“如今,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品种挑选、合理施肥到精准灌溉,从规范搭架到适时采摘,每一个环节都悉心指导,确保了豆角的产量和质量,我们种得安心了。”

图为对采摘完成的无筋豆进行装袋。王仕平 摄

近年来,勐卡镇永业村始终坚持“农闲田”变“增收田”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提前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谋划销路,成功引进农业公司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精选具有生长周期短、成熟快、效益高等特性的无筋豆作为主要种植农作物,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施订单农业,为农户免费提供豆种、农膜、化肥等生产资料,并对无筋豆种植进行全程指导,参与日常管理。

到了收获季节,农业公司设点统一收购、分拣、冷藏,再打包销售至全国各地,解决群众销路难的问题。此外,在种植、收购等环节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一些务工岗位,带动周边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不仅为边境线的村民找到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更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永业村目前共种植200余亩无筋豆,平均亩产达到了1000公斤。

图为无筋豆喜获丰收。王仕平 摄

无筋豆作为永业村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岩江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他从去年开始种植无筋豆,种植面积3亩左右,每年能依靠无筋豆增加不少的收入。同时他还是一家杂货店的老板,以前的他一直都想在闲暇之余做点其他事情来增加收入,也尝试过种植一些农作物,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平时我们也没有更多的渠道了解哪些特色产业能够带来收入,这都得益于当时西盟县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经常到我店里来,给我讲店面形象、商品陈列、经营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还会适时给我宣传一些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我加入到特色农业发展中,拓宽增收渠道。现在不仅我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好,还通过种植无筋豆多了一份可观的收入。”岩江笑嘻嘻地说道。

图为岩江正在采摘无筋豆。王仕平 摄

“如今村里的政策好,农户们只管专心种植,收入也比较稳定,村里人都干劲十足,都想着把产业发展好,希望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我们在日常对零售客户进行指导和培训过程中,也会经常将当地政府的一些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扶持政策等进行宣传,帮助大伙拓宽增收渠道。”该片区烟草客户经理罗家城介绍道。

作者:孙华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