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亩产616.12千克!科技助力怀宁蓝莓质高产优质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杨丹丹
  • 2025-05-12 14:16:19

5月10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猕猴桃等特色浆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牵头单位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委托安徽省蓝莓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农业大学承担的子课题“蓝莓新优品种及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测评。专家组听取了课题实施情况汇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测评。专家组对蓝莓半促早栽培基地进行现场测评,头茬成熟果果粉厚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38%,果实横径平均21.62毫米,果型扁圆,平均单果重3.66克,折合亩产616.12千克。成熟期较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头茬果销售价120元/千克,亩均效益5-6万元/亩。

173028

示范基地位于安徽省怀宁县公岭镇三铺村,面积50亩,于2024年3月定植,亩栽313株,引种蓝莓新优品种3个,应用了避雨栽培、高效基质容器栽培、肥水一体化、轻简化修剪及半促早栽培等技术模式5项。示范基地蓝莓栽培管理规范,树势健壮。猕猴桃、草莓、蓝莓等特色浆果产业对于促进大别山区、秦巴山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科技支持特色浆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科技部启动实施“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猕猴桃等特色浆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主持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方金豹研究员担任。该项目联合国内从事猕猴桃、草莓、蓝莓研究和推广的优势科研机构、高校、行业领军企业等10家单位、60余名科研人员共同实施。其中,项目课题五“猕猴桃等特色浆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由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课题负责人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齐永杰研究员担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顾红副研究员、李刚副研究员,以及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汤小美博士分别担任课题猕猴桃、草莓、蓝莓等相关研发及示范推广任务的子课题负责人。项目课题针对我国大别山区、秦巴山区猕猴桃、草莓、蓝莓等特色浆果产业生产中存在品种抗病性差、综合性状不理想,建园苗木质量不高、成活率低、投产晚,老果园栽培管理技术落后、树体和花果管理不合理、产量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缺乏、溃疡病严重,果园智能性低等突出问题和关键限制因子,集成示范基于适宜抗性砧木、优良品种,高质量苗木建园技术,树体和花果调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生产全过程信息自动化采集、数字化监测、智能化诊断关键技术,形成简单、易复制的优质高效生产栽培模式在项目示范区域内推广应用。

据悉,项目课题实施以来,筛选适宜大别山区、秦巴山区种植的猕猴桃、蓝莓、草莓等新优品种11个,授权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个;创建特色浆果品质提升及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9项,出版《猕猴桃新优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丛书》1本,制定“草莓穴盘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大别山区蓝莓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等规程标准2项。在河南(西峡、信阳、鲁山等)、安徽(岳西、金寨、怀宁等)、陕西周至、四川苍溪、湖北丹江口等地,建立猕猴桃、草莓、蓝莓等项目示范基地10个,核心示范面积2030亩,服务“西峡猕猴桃”“金寨猕猴桃”“怀宁蓝莓”“新县草莓”等地理标志产品品牌4个,服务龙头企业2家,示范推广5300亩,举办各类培训观摩活动20余次,培训经营主体及农技人员1200余人次,带动农户增收4050户,成果技术辐射带动2万余亩,有效促进了大别山区、秦巴山区及周边区域猕猴桃、草莓、蓝莓等特色浆果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