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台沃科技:让庄稼都能吃上营养餐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张艳玲 李琳晶等
  • 2025-05-12 21:53:27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施肥是最有效的农业增产措施。眼下正值全国春耕备耕热潮,各地进入用肥旺季。致力于“让庄稼都能吃上营养餐”的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沃科技”)进入生产最繁忙的季节。这家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民营企业,怀揣着“让科学种田更简单”的梦想,深耕作物专用肥赛道,用二十余年的时间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粮油全产业服务领军企业,服务千万农民科学种田,成为农业强国建设路上的中坚力量。

扎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筑基创业路

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台沃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孙松国对土地有着特殊的记忆。“小时候,大人们守着农田苦作,但缺少优良的农资产品和先进的种植技术,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能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孙松国回忆。

1987年,孙松国从四川南充农校土化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三台县农业局土肥站工作。在基层一线工作中,他发现传统农耕下的一个生产困境——许多农民既不了解土壤特性,又不清楚作物需求,施肥仅凭经验,或盲目跟风,认为施肥越多越好,既浪费资源又破坏地力。此时,想要引导农户科学种田的愿望,在他心中发了芽。

转机出现在1996年。当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启动,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土壤养分调查,组建了4000多个不同层次的多种类型土壤肥力监测点,包括孙松国在内的绵阳市农技工作人员与四川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联合承担了国家科委“平衡施肥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开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此发现了引导农户“科学种田、增产增收”的新路径。

孙松国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通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与农作物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确定作物专用肥的配方和用量,为其量身定制“营养餐”。这样不仅可以将肥料利用率提高8%—10%,还能让粮食作物增产7%以上,经济作物增产超10%,实现了粮经作物增产增收和提质增效,还促进了生态平衡和土壤健康。

200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人才工作大会,公布《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人才,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等要素,在国家没有明确限制的一切领域投资创业。在政策东风下,孙松国带领土肥站7位志同道合的“队友”,筹集103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绵阳台沃农业科技公司,怀着“为耕者谋丰收、为食者保健康”的企业使命,开启了作物专用配方肥研发推广的漫漫征程。

破土:用实效赢得农户信任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土壤测试推荐施肥体系刚刚建立,台沃科技创业初期可参考的资料并不多,犹如在迷雾中前行。为了能找到更符合四川等地农业情况特点的配方肥体系,孙松国团队扎根农田,通过无数次田间试验积累数据,不断优化配方比例,最终建立起适合当地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精准施肥模型。

然而,正当他们可以一展拳脚的时候,现实却给了当头一棒。“配方肥对农民而言是个新事物,价格高、效果待验证,接受程度低。”孙松国说,当不同肥料混合后,成分之间还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时间长了,肥效会受影响,市场滞销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面临技术瓶颈与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孙松国毫不畏惧。创业初期,台沃科技主动向其发放免费配方肥试用,并组织技术人员挨家挨户深入田间地头讲解使用方法,让科学施肥、合理施肥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陷入推广困境时,他们还允许经销商采取先货后款的赊销方式,让农户先使用,把市场风险留给企业。同时,还开展了大量对比示范,让农户亲眼看到配方肥的效果,增强说服力。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渐渐地,大家都从被动用肥到了主动购肥,在三台县的田间地里都能看到台沃科技的身影,一声声质疑声都化作了丰收的赞美声。

2005年,原农业部、财政部、国际粮农组织等的专家与领导到台沃考察调研,将台沃科技推出的“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指导一体化服务模式”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介绍并推广。孙松国本人因此获评全国农技推广标兵。

绽放:向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进发

台沃科技专用配方肥生产车间里,机器隆隆作响,机械手臂将一袋袋从生产线上输送下来的化肥码放整齐,叉车在码垛中来回穿梭,将一批批打包好的专用肥送上运输车,销往全国各地。“农田收成靠科学种田,我要让全国的庄稼都能吃上营养餐。”孙松国打趣道。

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绵阳台沃农业公司经历了成立、股改和集团化三个阶段,如今已是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翻了近60倍,从一家小型农业科技公司,发展成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产值达12.4亿元。同时,集团还不断延伸产业链,向社会提供种植业全产业链服务,主营业务已拓展到现代种业、健康植保、生态农业、精深加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

“目前台沃已构建起以绵阳为中心、新疆阿拉尔、安徽合肥海南陵水等为基地的自主创新体系,已开发配方肥新产品300余个,年产能40万吨。”台沃科技项目与品牌首席专家蒲有能介绍,截至2024年,集团在全国200余个县(市、区)建有技物结合服务网点7000余个,累计服务耕地面积1.3亿亩,助农增收超100亿元。其中,2024年台沃科技产值、助农增收、税收分别同比增长10.98%、13.63%、73.86%。

未来五年,台沃将加快生产基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型转型、进一步提升产能、做实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大力拓展全国市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力争实现产值30亿元、带动就业8000人、助农增收45亿元,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台沃力量。

作者:李琳晶 朱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