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山东阳谷:依托区位优势,推进农文旅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高玥
  • 作者:商贺 张太志 孟颖
  • 2025-05-13 21:09:19

聚焦“三农”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发展,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山东省阳谷县积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聚合特色农业、文旅资源,走好“产业固本、文化铸魂、旅游赋能”的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刘胡同新村下辖村庄苏海村,请各位与我一起走入非遗观光园,体验文化之旅……”5月12日,正值初夏时节,阳谷县大布镇刘胡同新村,党总支书记助理隗靖霖在非遗观光园中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讲解。

自非遗观光园开放以来,大布镇刘胡同新村依托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组建乡村导游队伍、召开会议集中打磨解说词、全村党员轮流讲解等方式,不仅让乡村成为旅游目的地,也让乡村成为党员投身乡村振兴的第一战地,实现农旅、文旅与乡村振兴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党员参与讲解的方式很新颖,为此我们组建了由20名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推动党员带头当导游,让我们不出村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也让前来旅游的游客看到我们村党员的精神风貌。”刘胡同新村党总支书记苏思亮高兴地说。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今年以来,阳谷县文化和旅游局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着力“三提升一创新”,扎实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主街聚财街,自西向东的集市区,正是一番热闹景象,长约900米的街道两侧摊位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特色小吃摊位前香气四溢,各类传统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游客们一边品尝着美味小吃,一边穿梭在摊位之间,挑选心仪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寿张镇侯庄村村民马建伟不时演示着磨菜刀的技艺、莘县古城镇群众宗庆玉则推销着亲手制作的小米枣莓……

“在我们国庙村,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为庙会。作为该村的一项传统文化盛事,庙会不仅是传承民俗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舞台,更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纽带”,阳谷县侨润街道国庙村党支部书记李贻挥介绍,今年春季,由国庙村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庙会暨文化旅游节举行,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充满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的文化盛宴,让人们在烟火气中感受乡村庙会的独特魅力。

庙会火起来,花儿开得更火。山东景阳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李志介绍说,自今年3月份开始,集团陆续推出“游古城·赏百花之旅”旅游线路,串联起博济桥街道毛桃董村的海棠花、高庙王镇前仓村的杏花、大布镇苏海森林动物世界的牡丹花、寿张镇冀王村的苹果花等,让游客在享受春日浪漫时光的同时,带家人体验乡村幸福生活。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2023年,阳谷县在原有1个图书馆和1个文化馆的基础上,又在城区新建12处城市书房,打造了居民步行15分钟阅读圈。在农村建成了包括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在内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阳谷县新图书馆于2023年12月28日正式开馆运行,截至目前,已接待读者80万余人次,成为群众特别是青年人首选的学习阅读目的地。县图书馆“悦读时光”少儿馆入选2024年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最美公共阅读空间”。结合图书馆的建设,对紫汇湖休闲文化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增设了图书馆沉浸式灯光秀、紫汇湖大型水上喷泉表演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项目,每天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市民前来游玩,目前,紫汇湖休闲文化广场和县新图书馆已成为了知名网红打卡地和阳谷新的地标式建筑。2024年,新建乡村书房3个,全县城乡书房已达15个,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文化惠民扎实开展。2024年共开展“送戏下乡”600场、送电影下乡10000场、“百姓大舞台”100场;依托各文化阵地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453场;举办春季公益培训、暑期公益培训、秋冬季公益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培训205场,累计培训10000余人次。组织县图书馆、城乡书房、农家书屋等开展阅读活动3300场、“乡村阅读志愿推广服务队进乡村”活动48场;“百校万村大手拉小手”活动16场。

聚焦文化艺术创作质量,阳谷县在质量提升上发力,先后指导创作出了歌曲《思乡曲》《今夜出征》等,摄影作品《景阳冈山神庙》《景阳冈水亭》等作品32项。为保护和传承省级非遗项目黄河夯号,对黄河夯号进行深入挖掘整理,重新编排民间说唱舞蹈《黄河夯号》,并组织成立非遗传承人演出队伍,以互动式表演让群众参与演出中,使群众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夯号的风采及独特魅力。从各方面、多渠道进行挖掘和整理,编写《阳谷县民间故事传说》《阳谷风物》《追寻历史文化名城——阳谷》《运河迷谣》等,整理出远古时代的民间传说、民谣19项,名胜古迹18项,人物故事25项,传说78项,历史名人74项,重要历史事件13项。

从山水赋能到文化传承,从以文兴业到共同富裕,阳谷正以创新为笔、山水为纸,书写着农文旅融合的时代答卷,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阳谷成为更多人心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与远方。

“2025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用超常之举推动文化和旅游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两河明珠 英雄阳谷’美誉度,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阳谷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辉这样说。

作者:商贺 张太志 孟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