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河北武邑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27%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高玥
  • 作者:李杰 陈章栋 滕志远
  • 2025-05-15 07:30:53

“以前每年的收获季节,秸秆处理都是大难题,现在可以做成秸秆饲料、燃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美化了乡村环境。”日前,河北省武邑县顺天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章顺说。每逢夏收、秋收,合作社机械驶入田间,迅速将秸秆收集、打捆,一部分运送养殖场,经加工处理后成为牛羊等牲畜饲料,还有一部分则被送到生物质能源企业,经过一系列工序转化为生物质成型燃料。据了解,该县去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45.8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9.27%,为当地农户直接增加收入60万元以上。

近年来,该县根据县域种植结构及畜牧养殖特点,充分调动社会化经营主体积极性,大力推进秸秆养畜产业化发展,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收储运组织参与+种植户配合”的四方受益运行模式,曾经堆积在田间地头、焚烧后浓烟滚滚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为“香饽饽”,实现了秸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民增收“双赢”,有效串联起了生态养殖、绿色能源的产业新链条。

“丰犇”和“隆大”两个养牛场,通过先进的加工工艺,将玉米秸秆变为优质的畜禽饲料,每年生产饲料6000吨以上,较好满足了养殖场的饲料需求,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当地万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2023年投产运营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先进的处理设施,将全县人畜粪污与农作物秸秆进行科学利用,最终用于沼气发电及优质有机肥的高效产出,实现了绿色能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每年最多处置农作物秸秆超过10万吨。不仅能产生可再生的沼气,还能将其提纯为生物天然气并纳入燃气管网,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

运用秸秆利用的新技术,该县大力实施“种养循环”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将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全方位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全产业链应用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构建起以秸秆为纽带的“秸—饲—肥”循环利用模式,打造出农业绿色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促进了全县绿色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

今年,该县坚持“政府引导、突出重点、注重长效”和“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方针,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的整体推进战略,探索了一整套有效的“村庄整治”和秸秆利用管理的模式。尤其是大力实施联收、联耕、联播、联种的土地托管合作,让广大农户在秸秆收集利用上形成共识、合力,有效提升了全县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加强秸秆还田的同时,还将利用政策引导,推出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确保建设秸秆收储运体系所需机械设备的增加。”武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海潮说,要有效激活各类秸秆综合利用主体活力,提升全县的机械作业能力。目前,全县已建立9个专门的秸秆收运储场点,120余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秸秆的收运与储存,基本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全量化利用。

作者:陈章栋 滕志远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