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由武汉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湖北大厦举行。来自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出版界、评论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学术成果的诞生,探讨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研究丛书”由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黄承伟和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向德平联合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入选2024年度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和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丛书共有7册,分别是《中国乡村全面振兴方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特色乡村发展》《中国特色乡村建设》《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以县域为中心的城乡融合:以“通榆模式”为例》《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政策》,汇聚了来自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的多位著名学者的理论,是国内乡村振兴发展领域的最新系统性研究成果。丛书既有对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内在逻辑、指导原则、政策内容和保障机制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也有对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回应。该丛书的出版,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理论的建构,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理论体系,有利于为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衔接提供学术借鉴,为全球贫困治理和城乡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座谈会由武汉出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朱俊华主持。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邓世清致辞。他指出,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开篇即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这场关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研究丛书”的出版恰逢其时。期待这套丛书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理论灯塔”,照亮广袤乡村的振兴之路。
丛书主编黄承伟研究员指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研究丛书立足中国国情,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探索乡村振兴的“中国方案”。丛书作者团队都是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专家,保证了该书的学术性和实践指导性。黄承伟研究员还充分肯定了武汉出版社为该丛书的高质量出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丛书主编向德平教授现场发言。他指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研究丛书的出版,是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他对丛书出版单位武汉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精益求精精神表示感谢。
丛书之一《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政策》一书作者叶敬忠教授发言。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政策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观点。
丛书之一《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一书作者王晓毅教授发言。他探讨了多维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目标、原则,系统阐述了乡村治理的路径与方法,为新时代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与建议。
丛书之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理论到实践》一书作者唐丽霞教授发言。她的发言既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又扎根乡土中国破解现实难题,提供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经典范例。
此外,丛书作者代表张帆、程可心先后进行了发言,二位专家分别围绕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中国特色乡村发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了论述,提炼了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近年来,武汉出版社秉承“为时代发声,为城市立传,为读者增福祉”的出版理念,围绕“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三农”问题领域,推出了《中国减贫行动:1978-2018》《大国治贫——新中国扶贫的历史印记》《反贫困的中国智慧:中国特色减贫思想论》《花开如海》《战贫志》等一系列紧跟时代、反映现实的精品图书,多种图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出版业“十四五”规划、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此次“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研究丛书”的出版,是武汉出版社践行出版使命、回应时代命题、深耕“三农”沃土的又一次积极实践。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诗麟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